——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扎實開展品牌建設
日前,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與中國交通報社聯合開展“交通強國品牌力量”第五屆交通運輸優秀文化品牌推選活動,淮南市交通行政執法支隊申報的“聲入人心 執法為民”服務品牌上榜,該支隊黨委書記、支隊長宮傳寶獲評“政務事業類十佳文化品牌帶頭人”。
淮南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自2020年12月正式運行以來,始終堅持“執法+服務”新模式,著力打造“聲入人心 執法為民”品牌建設,先后榮獲2021年安徽省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先進集體、淮南市文明單位、2022年度交通運輸部法治政府部門建設“全國先進”、2022年度全國公路新聞宣傳突出貢獻單位等榮譽。
據介紹,“聲入人心 執法為民”文化品牌中的“聲”:一是指淮南交通執法支隊為民服務的心聲;二是指聽取群眾呼聲,為民答疑解難辦實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執法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線上通過淮南交通執法為民服務臺、交通執法法律咨詢熱線、“8212328交通失物找尋處”、“8312328交通司乘糾紛調解處”等平臺和“鵬哥說法”“每日一學”欄目,宣傳公開執法動態、曝光違法違規典型案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解答熱點難點問題;線下通過舉辦法治講堂、道德講堂、開展普法行動(普法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等,牢固樹立執法為民服務理念,提升執法人員能力素質,打造“黨建+業務+服務”的淮南交通執法新樣本。
“黨建+”領航掌舵
“黨建+思想”引領。創辦“法治講堂”和“道德講堂”,邀請黨的二十大代表和黨建、紀檢監察、執法骨干、資深律師等專家學者定期培訓授課,提升執法隊伍整體素質和履職能力。開展普法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活動,加深群眾對交通執法工作的了解,拉近執法人員和群眾的距離,營造濃厚法治文化氛圍;“黨建+行動”治理。始終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主動對接公安、環保、文旅等部門,加強部門信息共享,完善聯合執法機制。統一部署開展“百日攻堅”“喜慶二十大 合力護平安”等交通運輸領域專項整治行動20余次,辦理行政案件1.9萬余件且無一錯案。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我市交通運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黨建+品牌”塑造。開辦“交通執法為民服務臺”“鵬哥說法”“每日一學”等欄目,宣傳交通綜合執法動態和行業政策法規,曝光違法違規典型案例,以案說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解答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執法人員筑牢“政治堅定、行為規范、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思想根基。
“科技+”賦能保駕
市交通行政執法支隊搭建出租汽車監管平臺,創新打造“8212328交通失物找尋處”和“8312328交通司乘糾紛調解處”。升級改造市區2900余輛出租汽車車載智能終端,通過科技手段鎖定出租汽車駕駛員拒載、議價、拼客、喊客等違規行為證據,排查掌握“黑車”運行規律,幫助乘客找尋失物,化解司乘糾紛。不斷強化對出租汽車市場的科技化、精細化、規范化執法監管水平;開發執法案件遠程處理APP。主動聯系科技公司,開發、推廣交通運輸執法案件手機遠程處理APP,通過非現場遠程執法模式,有效破解異地違章“處理難”問題,實現執法“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強化科技手段,建設22家重點貨源單位稱重檢測系統和46個非現場治超檢測卡點,具有車輛識別、信息提示、視頻監控、自動預警和互聯互通等功能,加大非現場案件查處力度。
“機制+”提質增效
市交通行政執法支隊創新實施“數字交通執法點評”,每季度對基層大隊開展工作指導、考核和點評,同時加強考核結果運用。開展柔性執法,讓執法有力度更有溫度。定期開展“基層站所開放日”活動、實行輕微免罰、承諾輕罰,開展“黃馬甲執法體驗”,將“說理+普法”融入執法辦案全過程,引導從業人員規范經營、文明服務;市交通行政執法支隊還與淮南師范學院共建“法治研學基地”,定期選派大學生交流實習,為法治社會建設和法治人才培養作出積極貢獻。
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表示,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加強黨建對業務工作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深入結合執法工作實際,全面構筑“黨建+業務+服務”模式,實現“法律權威力度”和“執法人性溫度”的有機融合,不斷創新品牌建設,努力提高服務效能,為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執法保障。(記者 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