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區全面落實河湖長制促進河湖生態長治
2023年以來,大通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治理,以全面改善水環境、系統修復水生態、合理利用水資源、有效防治水災害為目標,扎實推進河湖保護治理,全面推動各級河湖長從“有名、有實”到“有力、有為”的轉變。
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壓實河湖長責任
大通區堅持高位推動,優化管理體系,及時調整區級總河長、副總河長、河長、湖長,做到分工明確、職責明晰。目前,全區共有區、鄉(鎮)、村三級河長42名,其中區級4名、鄉(鎮)級5名、村級33名。
夯實基礎,補齊工作短板。區河長辦積極組織開展窯河、馬廠河河湖健康評價工作,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按要求完成高塘湖幸福河湖建設,并通過市級初審。根據全區實際,印發《全區2023年河湖管理工作要點》《大通區2023年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要點》,明確目標任務和部門職責。發布總河長1號令,對河長制工作進行全面部署,2023年下發河湖明查暗訪問題整改通知4次,下發河湖長制工作交辦單5份,堅持跟蹤督辦,確保問題整改。區級總河長、副總河長多次到淮河、高塘湖、蔡城塘水庫開展調研督導,區級河長積極履職,對責任水域開展巡河檢查,區河長辦通過交辦單督促解決河湖突出問題。
加強監督管理,開展河湖與水庫管護
大通區強化河湖長巡河制度,堅持日常監管,縱深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2023年以來,大通區河長辦牽頭組織相關成員單位聯合對全區的6座水庫和淮河、高塘湖大通段等進行巡查,逐一排查河湖、水庫“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現象。今年以來,全區各級河長累計巡河1700余次,發現問題28處。加強水庫運行管理,及時調整水庫安全“三個責任人”,加強業務培訓,實現“三個責任人”從“有實”到“有能”的提升。
大通區充分發揮河湖長作用,開展水庫日常巡查,對水庫安全問題全面排查整治,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加強水土流失防治,落實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管,2023年度共批復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承諾制10份,報告書2份,開展監督檢查50余次,下發監督檢查意見表43份,均已整改。收取水土保持補償費114.812萬元。新增驗收報備項目11家,均已完成核查工作。
加強綜合治理,持續推進水資源保護
大通區嚴格水資源管理保護,加強用水總量控制,科學下達用水計劃,有效管控取用水總量。新增辦理取水許可4家,辦理延續許可5家。開展非法取用地下水專項整治,利用“告知書+承諾”的方式,與用水單位和個人簽訂取用地下水“承諾書”78份,取締非法取用地下水2處。完成大通區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并通過市級驗收。
大通區強力推進水環境治理,督促鄉鎮對全區5個入河排污口進行常態化巡查,特別是在汛期等重點時段開展全面排查。全區2個國考斷面水質目前年均值達標,投入73萬元完成2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完善鄉鎮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保持穩定。加強水生態修復,加強濕地管控,編制大通區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濕地保有量保持穩定,全區濕地保護率達47.6%。嚴格水污染防治,實施管網新建改造4.52公里,完成3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
強化多方聯動,強化區域聯防聯治
大通區強化部門協作,區農水局、區法院、區檢察院、大通公安分局、區司法局聯合印發《大通區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實施方案》,召開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聯席會議,全面推進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
2023年以來,大通區河長辦聯合公安、交通、法院、檢察院、司法、應急等部門開展非法采砂、河湖巡查整治等聯合執法行動4次,聯合市漁政執法大隊開展非法捕魚執法行動2次。共出動執法車近30車次,執法艇10余艘次,出動人員約100余人次。組建河湖志愿者隊伍4支,積極動員黨員、群眾、企業、學校、民警等志愿者參與河湖管理,開展宣傳、巡查、清理垃圾等活動,參與人數約60人次。開展節水護河宣傳進企業、進學校、社區等活動10場,發放《愛河護河倡議書》等宣傳材料10000余份,凝聚合力守護碧水清流、綠色家園。(通訊員 陳松 潘雪潔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