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批推薦高企申報企業84家,省專家評審通過70家。2023年第二批推薦高企申報企業41家,省專家評審通過37家。2023年第三批推薦高企申報企業22家,省專家評審通過19家。2023年,全市預計新增高企75家,高企總數將達到313家,年度新增高企和高企總量均達到歷史新高。
一項項數據,凝聚著我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豐碩成果,也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近年來,市科技局凝聚全市科技力量,協同各縣區園區科技部門,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服務企業力度,深入調研強化部門合作,多舉措并舉,積極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工作,不斷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隊伍,努力為建設現代化美好淮南貢獻科技力量。
政策賦能,打造培育“動力源”。著眼“工業強市”“科技強市”,出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倍增行動方案,明確“對首次認定、重新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入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評審組的申報企業給予3萬元資助”。及時兌現2022年度高新技術企業政策資金共845萬元,用“真金白銀”+“真心實意”助力企業科技創新。
梯次配置,壯大培育“儲備庫”。優化“初創型科技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次發展路徑,結合規上工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等培育進程,擬定2024至2026年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對象580家。提前布局2024年高企培育,采取規劃圖、進度表、培育庫的“一圖一表一庫”工作模式。截至目前,摸排服務2024年高企申報對象159家,其中重新認定申報對象64家,新認定申報對象95家。
聯動發力,當好培育“服務員”。與省科技廳積極溝通匯報,及時掌握高企申報、科小評價的新動向、新變化、新要求。采取“科技—財政—稅務部門聯合、市—縣區(園區)—科技中介機構聯動”的“兩聯”工作模式,精準加強高企申報過程管理,今年以來組織開展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集中培訓15場,累計服務企業210家。明確“會議座談現場答復、網絡咨詢當天回復、綜合業務兩日必復”等工作要求,共解答企業在高企申報、科小評價、項目申報等方面咨詢問題160余項。
久久為功,方成大器。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我市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企業創新的良好氛圍逐漸增強。下一步,我市將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為高質量發展匯聚蓬勃動力。
著力完善高企培育庫。市科技局積極與市經信、市場監管等部門對接,結合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企業名單,建立2024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動態培育庫。
強化高企政策宣傳培訓。廣泛宣傳高企申報認定政策,詳細解讀科技型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涉及的國家重點支持的技術領域、科技人員占比、研發費用占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占比以及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研發組織管理、企業成長性等具體標準要求,把企業成功認定為高企后應享受的政策宣傳到位,激發企業申報高企的積極性。
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以及省《通知》要求,市、縣區園區科技部門、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在培訓、調研、審核等環節密切配合,為申報高企企業做好服務,提高申報成功率。(記者 周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