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區八公山鎮豆腐產業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選料、浸泡、上磨、擠漿、燒煮、單壓等工序,形成了獨特的口味。近年來,該鎮堅持以做大做強豆腐特色產業“破題”,積極探索豆腐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之路,為鄉村振興發展集聚新動能。
蔡崗村、蔡洼村、下郢村是傳統豆腐產業的集聚地,原有71家傳統豆腐作坊存在環保問題。為了破解環保難題,自2017年起,區、鎮全面加強對豆腐作坊的生產和衛生環境管理,加快豆腐村的改造進程,劃定豆腐作坊集聚區,推動小作坊的集中搬遷改造。同時,聯系中燃公司實現豆腐村接入天然氣,更換清潔能源鍋爐,引導小作坊進行清潔化生產,完成了黑膜池聯合生化系統項目建設,建立污水管網,統一收集小作坊的污水進行凈化處理。“我們積極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優增質,引導和扶持‘豆腐村’小作坊集中入園,規范化生產,形成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讓小作坊更加規范化和現代化。”八公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隨著行業發展,豆制品產業科技研發能力不斷提升,集聚了一批成熟的產業工人,產業氛圍比較濃厚,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八公山鎮與安徽省農科院合作完成了豆制品加工專用大豆品種優選項目以及豆制品加工清潔化標準化示范項目。組織成立了大豆產業發展專業科技特派團,并與江南大學簽訂凍豆腐技術轉讓協議。2022年該鎮沈巷村和錢湖村共同出資350萬元,合作持股吳氏豆制品有限公司,新建一個占地2000平方米的工廠和生產線。吳氏豆制品有限公司研發的脫水千張技術榮獲淮南市第三屆集體經濟項目擂臺賽的一等獎。“這項技術不僅可以讓脫水千張用開水沖泡幾分鐘就泡開,還盡可能還原了鮮千張的口感。”吳氏豆制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與傳統的油炸脫水相比,大豆做成的千張絲屬于優質蛋白,可以用作方便面、土豆粉、牛肉湯等速食產品的配料包,而且大包千張壓縮餅可以直接作為預制菜或者涼拌菜,甚至是專供減脂餐使用。
為了讓“小豆腐”發展為“大產業”,帶動鎮域經濟不斷發展、推動鄉村蓬勃振興,八公山鎮利用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建設,支持本地優質企業發展,通過創建鎮域產業示范區提供資金支持,加速大豆產業提質增效。“我們已完成蔡家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期200畝大豆優選繁育基地建設。”該鎮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說,鎮里還與上海市七寶鎮對接,拓展豆制品銷售市場,同時舉辦了全省豆制品清潔化標準化智能化技術培訓班暨第二屆全省大豆產業發展研討會,提升了產業影響力。(記者 何婷婷 通訊員 蔡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