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區因地制宜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為持續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八公山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推進技術更新改進和成果應用轉化,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政策添力,為創新發展“賦能”
3月14日,八公山區科經局舉辦工業經濟和科技創新相關政策宣講會,轄區企業相關負責人20余人參與培訓。宣講會詳細介紹了省專精特新、綠色工廠、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等申報條件及流程,并重點解讀了《淮南市實施規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三年倍增行動方案》《八公山區支持工業經濟發展若干政策》。
“這次培訓不僅讓我們企業對科經業務相關辦理情況及流程有了全面了解,又讓我們深刻領會了關于支持工業經濟政策獎勵的具體情況。”參加培訓的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有了這么多好的政策支持,下一步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更有底氣。
“目前我們區共擁有2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戶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5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8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八公山區科經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2023年度,全區規上工業企業中12家企業開展技術研發投入,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3.9億元,今年辦理技術改造項目備案8件,總投資1.56億元。圍繞項目建設、投產、達產各個環節,實行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建立省級專精特新、綠色工廠、數字化車間等企業培育庫,全面做好企業的管理服務工作,持續提升培育企業質量。
服務加碼,為成果轉化“賦值”
八公山區牽線東華歐科有限責任公司同安徽理工大學合作共建“深部煤礦采動響應與災害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安徽理工大學實踐教學基地”,合力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指導豆制品企業豆福豆制品有限公司同江南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開展課題研究,進一步發揮全區豆制品特色產業優勢;今年4月,八公山區同淮南師范學院簽訂豆制品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從技術、平臺、人才、項目等層面開展深度合作,不斷完善合作成果,推動產學融合、校地合作邁上新臺階。
傾心盡力幫助企業建設產學研新型研發機構,這是八公山區主動靠前服務,加快科技創新,促進成果轉化的重要舉措。
為了加快成果轉化步伐,該區從產業集群特色出發,以企業為主體,以高校、科研院所為技術依托,引導區內企業與相關產業領域的高校院所聯合共建研發平臺,促進科技創新、聚優人才、產業升級。目前,全區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市級技術研究中心2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
同時,八公山區不斷提升成果轉化能力,組織企業開展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培訓,加強對重點企業的跟蹤指導,2023年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額5.57億元,較上年增長486.3%,2024年截至目前已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5997.7萬元。
提質增量,為企業發展“聚力”
位于八公山區的安徽旭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其生態食品供應基地項目一期投資6500萬元,購買標準化廠房約8000平方米,購置真空斬拌機、包裝機、煮湯爐、千張一體機、大型制冷空調等設備120臺套,建設牛肉湯主、配料加工和豆制品加工生產線、無塵化生產車間。該公司目前代表產品有緣久牌淮南牛肉湯、紅鹵大腸、紅油牛雜粉、魚湯、脆千張、桂花棗泥糕等。“我們公司多項生產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目前正在區科經部門指導下積極開展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旭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綠色食品產業是我們區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八公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區通過制定《八公山區豆制品產業發展引導扶持資金使用暫行辦法(試行)》,深入挖掘八公山豆腐發源地品牌資源,扶持優豆坊、豆福、八公山豆制品廠等傳統豆制品企業延長延伸產業鏈,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入旭咚牛肉湯、杜阿姨食品、京創巧克力、佳得樂即食食品、切爾斯精釀啤酒等新型食品企業,加速產業集聚。
為了持續加大創新主體培育力度,八公山區建立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通過堅持跟蹤督導、強化精準服務,穩步做好科技型企業提質增量工作。目前已將4家企業納入2024年度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現階段組織開展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記者 何婷婷 通訊員 胡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