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綠清澈的河水緩緩流淌,兩岸樹木倒映水中,偶爾一群水鳥掠過水面……沐浴著夏日的陽光,行走在鳳臺縣西淝河兩岸,俯仰之間可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景圖。
“水清了、魚多了、岸綠了、鳥多了、景美了……”人們由衷感嘆著鳳臺縣水環境的轉變。
為保障轄區內河湖水環境質量,鳳臺縣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多點發力,縱深推進河長制,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好轉,人民群眾在水環境方面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得到全面提升。
守好“責任田”,高位推動河湖長制
“如今,顧橋鎮奏響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華美樂章,鳳臺人民也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生態紅利!鳖櫂蜴傸h委書記、總河長徐云龍告訴記者:“永幸河流經顧橋鎮,我們落實河長制的一系列要求,堅持巡查,大力整治,每公里投入800萬元,進行綠化、亮化、美化、硬化,建設得比公園還要美,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薄
“河湖長制”就是“責任制”。一直以來,鳳臺縣始終堅持高位推動,不斷織密織牢河湖長制責任網,全面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有實”向“有力有效”轉變。
鳳臺縣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全縣共設縣、鄉、村三級河湖長233名。各級河湖長切實履行河湖治理保護第一責任人責任,形成了“守河有責、守河擔責、守河盡責”的共識,讓巡河、治河成為常態。
2023年各級河湖長巡河巡湖共9000余次,督促責任河段湖區內水環境整治工作。全縣共清潔水體6000余處、清除雜物3000余處、清運垃圾5萬余噸,河湖水環境得到有效提升。
打好“組合拳”,凝聚齊抓共管合力
“每一處網箱都要拆除,要整治就必須按照要求整治到位,確保西淝河水清河凈,確保各項要求達標!痹缽埣傸h委書記、總河長付學軍告訴記者:“現在環境和過去相比,大相徑庭,老百姓贊不絕口!”
高強度開展河湖問題整治。持續開展河湖“清四亂”,組織有關鄉鎮做好淮河、西淝河、茨淮新河違建、圍網等“四亂”問題清理整治;組織開展河湖管理范圍內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專項行動;持續高壓打擊河道非法采砂;持續開展淮河禁漁禁捕專項行動。河湖圍網養殖、非法排污、非法捕撈、非法采砂等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高頻次開展跨界河湖巡查。鳳臺縣分別與潁上、潘集、八公山、毛集等縣區高頻次開展聯合巡查行動,提升對河湖跨界區域發現、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上下游、左右岸之間的緊密配合,實現對淮河、西淝河、架河、濟河、泥河、茨淮新河、港河、永幸河等跨界河湖的共管、共治、共護。
高標準創建省級幸福河流。按照省、市關于開展示范河湖建設的通知要求,及時完成了《鳳臺縣茨淮新河幸福河流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圍繞“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的創建目標,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流,打造河長制主題公園1處,面積近5000平方米,拆除臨河房屋約400平方米,清除圍網200余米,清理河道近20公里。該項工作已全部完成并通過省級驗收,鳳臺縣茨淮新河獲評省級幸福河湖。
探索“新方法”,全民共護生態美景
鳳臺縣建立“河湖警長”制度,設立縣級河湖總警長1名,縣級河湖警長10名,配合同級河長、湖長履職。2021年,鳳臺縣與潁上、蒙城、利辛、潘集、八公山、毛集等縣區建立聯合河湖長制,設置跨界河湖長55名,同步在縣域交界處設置聯合河長公示牌13塊。鳳臺縣全面完成農村小微水體河湖長制體系建設,設置18名鄉鎮級、69名村級小微水體河湖長,負責管護農村小微水體,進一步打通治水護水“最后一公里”。
鳳臺縣還在“五老河長”“企業河長”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全縣范圍內全面推廣“民間河長”制度,落實群眾的評議權、參與權、監督權,共同守護青山、綠水、藍天。
如今,鳳臺大地上條條河流有人看、有人管,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縣干群的共識。(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