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5日是我國第九個“中華慈善日”,宣傳主題為“崇德向善 依法興善”。當天,2024年“淮南慈善宣傳周”暨“慈善一日捐”主題活動正式啟動,現場共有69家知名企業、愛心人士參與捐贈,共募捐愛心善款311萬元,匯聚成愛的暖流。
“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始終得到家鄉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我們飲水思源,心系家鄉建設,履行社會責任,做良心企業。”安徽韓大實業集團副總經理韓寶兵告訴記者,此次企業捐款200萬元,主要用于孤兒群體就學就醫和生活補助,實施老年白內障患者“亮晶工程”,設立壽縣一中“韓大慈善教育基金”,幫助困難學子完成學業。
慈善事業是獻愛心、暖人心、惠民生、促和諧的事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市以“善行淮南”建設為抓手,扎實推進《慈善法》宣傳普及工作,完善慈善配套相關政策,夯實慈善平臺,倡導“以人為本、樂于奉獻”的互助精神,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營造“慈善無處不在、慈善人人可為”的良好社會氛圍,讓愛心善舉在淮南大地蔚然成風。
堅持深入宣傳,實現“全民參與”。我市積極組織開展“9·5中華慈善日”暨“淮南慈善宣傳周”主題宣傳活動,通過慈善知識宣講、展板宣傳、宣傳冊發放、公益活動互動、打造慈善愛心驛站等形式,全面展示慈善事業發展成就,讓更多市民零距離了解慈善、參與慈善。2012年以來,全市通過“慈善一日捐”、“新春家鄉情、慈善伴我行”募捐和“幸福家園·99公益日”線上籌募等活動,以及定向捐贈、設立冠名基金等形式,累計募集善款956萬余元。
堅持規范管理,實現“有章理事”。我市出臺《善行淮南行動方案(2022-2025年)》《淮南市建設社區公益慈善發展新生態行動方案(2024-2026)》,健全制度化和結構化的慈善,培育多元慈善主體,創新慈善活動,加強慈善人才隊伍建設,打造淮南特色慈善事業新生態。
堅持創新驅動,實現“多點開花”。我市全面推行社區(村)慈善基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21個社區(村)設立了慈善基金。在鳳臺縣、壽縣、潘集區三個試點縣(區)逐步推開“幸福家園”村社互助項目。精準實施“點亮星空”孤獨癥兒童關愛項目、慈善護航 與愛“童”行困境兒童提升項目、“幸福來敲門”農村獨居老人幸福提升項目、“慈善傳遞力量”項目。持續開展困難醫療救助,圍繞淮南市“50項民生實事”,市慈善總會連續兩年投入資金35.1萬元,救助血友病困難患者18人次,惡性腫瘤、心臟大血管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重大疾病困難患者99名。成立淮南慈善復明行動專項基金,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慈善復明行動,幫助符合手術條件的困難家庭的白內障患者得到及時的手術治療。聯合田家庵區法院設立暖心法援基金,打造淮南“司法+慈善”品牌。
公正公開公平,是公益慈善事業的“生命線”。我市堅持及時公布慈善資金的使用情況,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確保慈善事業在陽光下運行。
攜起手來,齊心協力,向善而行。在淮南,“崇善”正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向善”正成為一種精神力量,“行善”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自今年8月31日“慈善一日捐”倡議書發布以來,社會各界積極響應。9月3日,淮南市級機關率先舉行“慈善一日捐”活動,市幾大班子主要領導及其他廳級以上領導干部帶頭捐款、奉獻愛心,用實際行動號召全市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慈善事業,匯聚慈善力量,共創美好生活。各縣區也陸續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
據悉,今年慈善捐款活動將持續到10月31日,捐贈愛心款物全部用于慈善事業發展,把全社會的愛心與溫暖播撒到困難群眾的心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了“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的重大決策部署,為新時代新征程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市民政局負責同志表示,2024年將繼續實施惠民生、暖民心、解民憂的救助項目,將善款花到實處、用在急處,真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特別關注救助特殊群體、弱勢群體,優先考慮安排、及時施以援手,讓慈善事業惠及更多困難群眾,為淮南增添溫暖與光彩。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