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頁 >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 總量連上臺階 結構優化升級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織密防止添加劑濫用安全網
               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升級適配度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總量連上臺階 結構優化升級
              【字體: 】 發布時間:2024/9/10 10:10:30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總量連上臺階 結構優化升級
              ——新中國成立75周年經濟發展成就綜述

              2024年,新中國迎來75周年華誕。

              風雨兼程,春華秋實。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

              砥礪前行,揚帆奮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大勢,推動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經濟規模連上臺階 綜合國力實現歷史性躍升

              初秋時節,伶仃洋波濤萬里,海天一色。深中通道宛若一條巨龍,盤旋在蔚藍海面之上。這個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在今年6月30日正式通車,成為全球首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

              重大工程是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是讀懂中國經濟的一把鑰匙。

              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經濟創造了波瀾壯闊、驚天動地的歷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著力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潛力,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有力促進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75年來,我國經濟規模連上臺階。

              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僅為679億元。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總量1986年突破1萬億元,2000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實力持續增強。2020年,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2023年超過126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2023年經濟總量比1952年增長223倍,年均增長7.9%。

              75年來,我國發展根基愈發堅實。

              糧食總產量由1949年的11318萬噸提高到2023年的69541萬噸,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強化;2023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達33萬億元,規模連續14年位居全球首位,工業生產能力不斷提升;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服務業逐步成長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

              75年來,我國經濟影響力持續提升。

              2023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升至17%左右。2013年至2023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源。

              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今日的中國經濟,呈現萬千氣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100多年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追求民族復興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探索現代化道路的歷史。經過數代人不懈努力,我們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文章評價說,75年來,中國從一個貧窮的國家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體系。中共十八大以來,全國人民的努力取得成果,中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成功邁進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今年7月,中國一汽自主研發的第900萬輛解放牌卡車在位于吉林省長春市的智能工廠下線。70多年前,中國一汽從零起步,三年建成投產,結束了新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

              解放牌卡車用七代車的更迭,印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成就。一汽的自主創新、華麗蛻變,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縮影。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經濟從結構單一到百業興旺,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加快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取得實質性進展。

              這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的75年——

              產業結構深刻變化,實現由農業為主向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的轉變;需求結構持續改善,實現由需求疲弱向“三駕馬車”協同發力的轉變;從城鄉分割到統籌推進,區域結構優化重塑。

              黨的十八大以來,推動經濟結構優化蹄疾步穩。傳統產業轉型加快,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服務業規模持續壯大。2023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消費“主引擎”作用進一步增強。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深入實施,新的增長極增長帶不斷形成。2023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比2012年末提高13.06個百分點,城鄉發展差距進一步縮小。

              這是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的75年——

              從“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到“天宮”遨游太空,再到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中國創新實力持續躍升。

              2023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規模穩居世界第二,比2012年增長2.2倍;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躍升至2023年的第12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動力。

              這是發展空間不斷拓展的75年——

              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再到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我國經濟發展不斷拓展新空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貨物貿易規模連創新高。2023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633億美元,比1983年增長176倍,規模連續多年保持世界領先。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鞏固擴大,分批次設立22個自貿試驗區,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今天的中國,正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民生福祉不斷增進 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

              名字聽著“土”,村子卻很“潮”。走進云南省紅河州開遠市黑泥地社區,只見家家戶戶被綠樹鮮花環繞,陽光照耀之下,房屋錯落有致,道路寬闊整潔,彩色民居熠熠生輝。

              從昔日“道路擰麻花、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的貧困村,到如今吃上“旅游飯”、過上好日子,今年上半年已實現旅游收入70多萬元……黑泥地的蝶變是鄉村振興的真實寫照。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始終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補齊民生保障短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積貧積弱,人民普遍貧困。經過多年不懈奮斗,貧困人口顯著減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底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

              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49.7元,這是194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也僅有171元。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2萬元,扣除物價因素比1949年實際增長76倍,年均增長6%。

              黨的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深入實施,2013年至2023年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超1.4億人。居民收入穩步增加,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從2013年的16.9輛增加到2023年的49.7輛。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萬里山河增添了山青、水綠、天藍、土凈的亮麗底色。

              社會保障網越織越密——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社會保障尚屬空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蓋面持續擴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駛入快車道,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2023年底,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0.7億人、13.3億人、3億人、2.4億人。住房保障力度加大,養老服務加快發展,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體系不斷完善。

              75年披荊斬棘,75年滄桑巨變。回望過去,中國經濟創造奇跡、實現躍升;展望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步履堅定,必將開拓出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 記者 陳煒偉 申 鋮 鄒多為)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高清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国产乱码va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婷婷| 亚洲成_人网站图片|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2048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亚洲午夜av影院|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今日精彩视频|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