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通區上窯鎮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基層、打基礎、強堡壘的重要抓手,堅持黨建引領、資源統籌、“青雁”領航,通過探索多種模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實現村集體與群眾“雙增收”。
打好黨建“引領牌”,推動集約化發展。強化黨建引領,成立以鎮黨委書記和鎮長任組長、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實行鎮黨委書記督促,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分片包村聯系制度,定期進行調度,逐村制定工作目標、理清發展思路、解決具體問題。邀請安徽農業大學等單位的專家教授,開展起底式調研摸底,逐村建立村情檔案,召開分析研判會,指導制定具體工作方案。鎮黨建辦主動與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溝通配合,建立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村集體經濟法人治理、收益分配、監督管理和鼓勵激勵等機制,定期摸排換屆后村“兩委”班子,及時補齊空缺村5名村“兩委”,常態化開展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整頓工作,把組織優勢轉化為集體經濟強大動能。
打好資產“盤活牌”,促進多元化發展。堅持“一村一品”,挖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優勢。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和黨員干部對本村資源稟賦、潛在優勢、產業現狀進行全面梳理,清理登記“三資”情況,摸清村級資產資源,找準發展路子。依托蔬菜、水果種植、瓜蔞子加工等特色產業、新興農業,打造優勢產業鏈、特色產業村,在產業發展中形成比較優勢。大力推行“村集體+合作社+監測戶”等特色發展模式,指導各村制定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工作方案,2023年,全鎮11個行政村平均集體收入超過60萬元,其中超過50萬元的達到7個。
打好人才“資源牌”,保障可持續發展。以帶頭人隊伍建設為抓手,鎮黨委通過全面優化設置、堅持選優配強、開展培訓提能、強化監督管理、加強激勵關懷等方面,從致富能人等群體中選拔懂經營、善管理的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建設了一支懂經濟、善經營、會管理的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激勵村兩委干部擔當作為,定期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村干部賦能培訓、走村觀摩、外出學習等活動,2024年,上窯鎮對《上窯鎮村(社區)干部管理辦法》和《上窯鎮村干部績效工作考核辦法》(試行)進行了完善,探索建立村干部工作業績和集體經濟收益掛鉤制度,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據。 (記者 朱慶磊 通訊員 聶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