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奮楫駕潮涌 能源報國開新局
——中煤新集公司以新質生產力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煤新集公司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銳意蹈厲奮發,有力攻堅克難,全面提質增效,以跨越式發展新成就彰顯時代擔當,為打造華東地區多能互補、綠色低碳、智慧高效、治理現代的能源示范企業邁出了堅實有力步伐。
聚焦價值創造,經濟運行量質齊升
中煤新集公司實施加快建設區域一流能源企業價值創造行動,在系統布局、工程排隊、生產工藝、勞動組織“四個優化”上做足文章,因地制宜推動“四新”應用,強化全過程煤質管理和成本控制,調整產品結構和市場流向,完善提質創效、專項激勵、績效考核等管理辦法,深化采購、銷售、財務管理“三統一”,推進減人提效、降本增效、科技創效、考核問效,實現礦井高產高效和電廠增發滿發,有力提高了全要素生產率。統籌推進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2023年生產經營實現歷史性突破,商品煤產銷量、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10項指標創建企以來新高;2024年以來主要預算指標超額完成,特別是商品煤煤質同比大幅提升;近年來在提質增效的基礎上,電煤長協綜合兌現率均超過100%,實現生產經營高增長和能源供給高質量,彰顯高質量發展厚重成色。
該公司聚焦“一利五率”考核導向,強化全面預算管理,定期召開經濟運行分析會,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實施精益化管理。構建標準成本管控體系,降低財務成本,壓減物資成本,控制人工成本。統籌生產和供應鏈管理,細化正規循環作業和避峰填谷、修舊利廢、平衡利庫等多項硬核措施。深化業財融合,根據各礦井和采面實際統籌做好設備選型、工藝優化和合理配采,強化協同運銷和市場拓展,優化銷售結構和考核指標,提升產運銷管理一體化水平,構建大經營格局,有效提升經濟運行質量。公司2023年度利潤總額提至34.38億元,資產負債率降至59.15%,凈資產收益率提至17.64%,全員勞動生產率提至68.62萬元/人,營業現金比率提至29.55%,研發投入強度提至3.32%,實現“一利穩定增長,五率持續優化”,企業發展步子更穩、質量更優。
聚焦企業改革,科技創新成果豐碩
中煤新集公司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和“雙百行動”改革任務。構建“定期調度+動態跟蹤+督辦落實”的管理機制,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完善以“一章程、一辦法、三規則、五清單、一手冊、一匯編”為主要內容的“113511”治理制度體系,入選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示范企業。打好精細化管理、市場化經營、差異化考核和專項化激勵的“組合拳”,實現生產經營量質齊升。深化“兩個聯營”,穩步推進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等功能使命類改革任務,煤基能源產業鏈穩健發展開新局。全覆蓋多層次推進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完善招聘用工、競爭上崗、干部管理、業績考核、薪酬管理等市場化經營制度體系。強化管理提升,3項成果獲評煤炭行業標桿模式和案例。在國務院國資委2023年度考評中,公司被確定為優秀等次。
公司以入列國有企業首批數字化轉型試點企業為牽引,強化與能源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合作,有效利用中國中煤“小內腦+大外腦”科技創新體系,2024年將研發投入強度提升至3.7%以上,全面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促進產學研用一體化。不斷深化“雙創”工作,今年以來表彰102項公司優秀“五小”成果和知識產權項目,所屬板集電廠實現國際首臺套電力虛擬DCS控制系統成功投用等“五個首次”,公司水化學實驗室成功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證書,刷新兩淮地區大斷面煤礦巷道盾構機掘進紀錄,在中國中煤首次應用地面“L型井”分段壓裂抽采技術,全面實施公司數字化轉型規劃項目,以新質生產力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創新型企業建設蹄疾步穩見實效。
聚焦優化布局,轉型發展蹄疾步穩
中煤新集公司自覺融入和服務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沿長江流域和淮河生態經濟帶強鏈延鏈,融入國家重點城市群能源消納體系。發揮一體化運作優勢,以合淮同城化為依托,加強資本運作,大力發展新能源,拓展售電市場、碳匯交易和能源服務平臺,加快布局戰新和未來產業,發展壯大總部經濟。加入淮南市煤電產業聯盟,統籌相關區域主力礦井及電廠項目,積極做好坑口電廠和新能源項目的建設與儲備,加強資源整合、優化配置,著力建設現代化一流綜合能源示范基地。立足產業基礎,加強輻射帶動,積極拓展優質資源,建設一批煤電和新能源項目,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強化國企擔當,以實際行動支持服務區域協調發展。
堅持以煤為基,延長產業鏈,培育創新鏈,提升價值鏈,推動新建項目一體化發展,全面構建公司煤炭、煤電、新能源“三業協同”發展新格局。聚力推動煤炭產業穩產增儲,做好重要生產礦井水平延深,保持現有5對礦井高產高效,謀劃推進楊村煤礦和口孜西礦籌建,開展連塘李礦資源并入新集一礦開采可研,保障煤炭生產持續穩定高效。聚力推動煤電產業擴能提量,加快4個電廠項目建設,確保2026年798.4萬千瓦煤電裝機規模全部投產在運,其中板集電廠二期即將于2024年10月雙機正式投產,打造為安徽省最大的煤電一體化項目。聚力推動新能源產業拓展創效,統籌資源稟賦、輸電通道、土地儲備、負荷特性等要素,加快多個區域“煤火風光”一體化新能源項目建設,目前已開發儲備新能源220萬千瓦。
聚焦黨建賦能,獨特優勢充分發揮
完善“第一議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等制度,創新完善黨建工作推進、責任落實、多維考評、從嚴監督等工作機制,深化“七抓”工程,創新黨支部決策議事規則,規范發展黨員全程紀實管理,推動黨建工作提質增效,榮獲煤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和全國企業黨務工作者論壇優秀論文。構建“四為四主”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體系,被評為全國企業黨建優秀案例。在《人民日報》、中央廣電總臺等主流媒體發稿1000余篇,獲評全國煤炭行業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和中國煤炭新聞獎。厚植精神文化,深化開展“十個新集”文化活動,獲評繁榮新時代煤礦文化藝術事業突出貢獻獎。
該公司堅持圍繞生產經營不偏離,健全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工作機制。創新實施黨建項目化運作并推動“一支部一項目”,完善黨管安全工作機制,創新黨建引領支持保障安全生產工作模式,深入開展調研會商、安全包保、主題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動局面,獲評全國煤炭行業黨建創新示范案例。創新運用“五六七”思想政治工作法,被評為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獎。圍繞高質量發展中心工作深化黨建品牌“三級聯創”,“三融三強”等3項黨建品牌獲評全國企業黨建優秀品牌。做實統戰工作,建立駐皖央企首個“僑胞之家”。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選樹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等一大批“國”字號典型,成功選樹18個市級以上工作室,充分激發了職工主人翁精神和干事創業的創造性。
(通訊員 王偉 趙常鴻 記者 魯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