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頁 > 淮楚文化 > “春申”地名的使用及其文旅價值初探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織密防止添加劑濫用安全網
               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升級適配度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春申”地名的使用及其文旅價值初探
              【字體: 】 發布時間:2024/10/29 16:10:08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地名是指人們賦予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專有名詞,它具有社會性、時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性。按照形態劃分,主要有路街巷、河流、居民點、橋梁樓宇重要建筑物等等。

              歷史悠久的地名是寶貴的區域文化遺產,它具有獨特的凝聚力、親和力,是歷史與現實的紐帶,是地方上的無形資產,其重要性正在日益彰顯。本文將討論“春申”一詞作為地名使用的沿革及現狀,并就這一地名的文旅價值提出初步看法。

              淮南故土的“春申”地名使用

              本區域內,目前明確可知的“春申”地名的使用出現于唐朝咸通四年(863年)。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壽州大水,淝水沖決田溝,在今天縣城東門外二里的地方出現一塊墓碑。碑額依稀可見為“唐壽州□□□嚴公墓志”,碑文大體可讀,清光緒《壽州志》收錄其文。嚴公名密,字元之,是天水嚴氏之后裔,其家族遷居壽州,至咸通年間已逾一百二十年。嚴密被當時的壽州刺史令狐通所賞識,先后出任多職。“咸通四年秋九月,疾于春申坊私第……明年秋八月中旬,窆于壽東二里黃公鄉春申坊,附先塋也。”由碑文可知,其時有“黃公鄉春申坊”這一地名,并明確可知位于州城東門外二里。

              延續至宋代,“春申坊”這一地名仍在使用。壽縣城東北隅有一座千年古剎,相傳始創于唐代,宋時稱作“東禪寺”“天圣院”,明初改名為“報恩寺”并沿用至今。山門之內,二佛殿門前,舊時有舍利磚塔一座,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籌建,歷十年而成。塔中壁上原嵌有碑石八塊,羅列天圣初年捐施者姓名及所在鄉坊甚詳,為不可多得的地名史料。碑文中出現“春申坊”地名九處,其中含“黃萬鄉春申坊”一處(疑即為唐代“黃公鄉春申坊”)。

              明時,“春申”地名已經屢見于地方志。成化版《中都志·坊巷》載,壽州有“宣化坊、 里仁坊、公明坊、 晝繡坊、鎮安坊、春申坊、留犢坊、興賢坊、 仁和坊、清淮坊”十坊;嘉靖版《壽州志·坊鄉》載,“在城坊十七,分七圖,宣化坊(州西)、東春申坊(州東)、中春申坊(州東北)、 西春申坊(州西北)、東紫金坊(州東南)、北紫金坊(州東北)、東紫城坊(州北)、西紫城坊(州西北)、中延壽坊(州北)、 西延壽坊(州西北)、清淮坊、仁和坊(俱州西)、力田坊 、德化坊、鎮安坊(俱州南)、留犢坊(州西南)、 廣積坊。”我們會發現,成化至嘉靖之間,“春申坊”由一化三,有東、西、中之分,推測是原轄區內居民漸多,官府為便于管理而進一步細化基層單元所致。

              清沿明制,光緒版《壽州志》亦載有東、西、中三處“春申坊”,無需贅述。民國初年改坊為鎮,也曾保留“春申”之名。1936年《中國紅十字會月刊》所刊載的《壽縣分會會務報告》之中明確在縣城內共有十七鎮,其中有“東春申鎮”“西春申鎮”“中春申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以“街+巷”來明確城市基層管理單元的區別,“春申”之名在一段時間內淡化出人們的視野。

              壽縣還有“春申臺”“春申君故宅”等地名。光緒版《壽州志·古跡》記載道:“春申臺,在州城內東北隅,遺址猶存,見《天下名勝志》;春申君故宅在州治西鐘樓巷。”明代大文人王世貞曾作有《雪后問春申臺》一詩,“壽州城內春申臺,片片寒花飛作堆。令尹玉纓看不見,舍人珠履踏還來”,亦可為史料的佐證。

              進入新世紀,歷史地名逐漸為當地政府及民間所重視,“春申”開始頻繁出現在地名之中。2002年7月,淮南市將賴山村和礦北村合并成立春申社區; 2011年,淮南市田家庵區設有“春申大街”;壽縣亦將新城區2處新建小區命名為“春申學苑”“春申佳苑”……

              江東封地的“春申”地名使用

              《史記·春申君列傳》:“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后十五歲,黃歇……獻淮北十二縣,請封于江東,考烈王許之。”公元前248年至公元前238年,春申君攜其子在江東封地上進行了10余年的治理,使吳地在歷經兩百多年沉寂后,成為“江東一都會”。吳地之人對春申君父子篳路藍縷創業之功的感激,充分體現在“春申”地名的使用之上。

              成書于北宋的《吳地記后集》之中就記載:“昆山縣十四都,朱塘、積善、金吳、甲水、永安、武元、安亭、臨江、湖川、春申、惠安、醋塘、新安、王樂”,春申之名赫然在焉。明《江南經略》:“宋改蘇州為平江府,昆山隸焉。嘉定十年,太守趙彥橚、提刑王棐奏,割縣之東境安亭、春申、平樂、醋塘、臨江五鄉置嘉定縣”,可見其后“春申”鄉再次劃分至嘉定縣。

              吳地不僅有“春申鄉”,也有“春申里”。明代楊士奇《東里續集·巻四十》收錄一篇《倪母薛孺人墓志銘》,文中說“孺人姓薛氏,世家常州之無錫……墓在其邑凱原鄉春申里之原”,可見春申里為凱原鄉之屬。

              江陰還有港口以“春申”為名。宋代單鍔撰寫的水利著作《吳中水利書》記載:“江陰之季子港、春申港、下港、黃田港、利港,宜興之塘頭瀆,及諸縣凡有自古泄水諸溝港浜瀆,盡可資食利戶之力也。”

              上海的黃浦江又名春申江,是上海的地標河流。根據《上海志·建置沿革》載“上海地區,春秋屬吳,戰國先后屬吳、越、楚,曾是楚春申君黃歇的封邑”,可見春申江的得名確有淵源。“春申江”這一地名的應用,其實早在元代就有文字記錄。元代謝應芳所著的《龜巢稿》收錄一首詩《鄭朝宗教諭以予去冬初度自壽之詩次韻見貽,予復和而贈之》,其中有“江流南匯春申浦,海門東入陽侯宅”之句,其時已有“春申浦”這一地名。

              今日,上海、蘇州、無錫有多處以“春申”來命名的地方。根據《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可知,目前以“春申”為名的地方,上海市56處,蘇州市19處,無錫市8處。

              “春申”地名的文旅價值

              地名是不僅僅是當地社會發展的“活化石”,而且還是所屬城市展現自己風采的一張亮麗“名片”。

              從“春申”地名的地理分布來看,其使用主要在上海、蘇州、無錫、淮南等地,恰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地理框架之內;從歷史文化資源來看,上海、蘇州、無錫、淮南市壽縣皆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可用資源豐富;從經濟基礎來看,上海、蘇州、無錫三個城市都是GDP過萬億,淮南市雖經濟體量較小,但近年來傾力打造壽州古城創5A級景區,發展態勢良好。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大力推動長三角文旅融合發展。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影響下,區域內旅游要素的全面流動、文旅資源的合作開發,已成必然之勢。

              上海、蘇州、無錫、淮南四地可以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開展對“春申”地名的系統保護、發展和利用。

              一是做好“春申”地名保護規劃,避免地名命名工作中的隨意性、盲目性,增強這一地名的文化底蘊。

              二是講好“春申”地名故事,使其不僅厚重,而且鮮活。四地要對所屬的“春申”地名進行梳理,然后會同文史研究專家進行鑒定、挖掘。設置統一式樣的地名標志牌,內容包括名稱、來源、沿革以及簡明生動的歷史故事。

              三是圍繞“春申”地名文化開發旅游線路。歷史悠久的地名遺產與新時期的旅游產業開發息息相關。關于“春申”的每一個古老的地名都傳承著一段歷史,把這些地名一個個的串聯起來,就會形成一條關于春申君的文化、經濟長廊。(李家景)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亚洲美女色在线欧洲美女|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亚洲人成免费网站|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人成人网站18禁| 亚洲理论片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男男|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