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辦紅白事,大家攀比心強,花錢多、負擔重。現在好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既省錢又不失面子。”近日,鳳臺縣顧橋鎮王莊村村民王啟林告訴記者。王莊村的變化,是鳳臺縣移風易俗工作的一個縮影。
為了破除陳規陋習、凈化社會風氣,培育文明新風,近年來,鳳臺縣積極引導群眾自覺破除陳規陋習、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營造向上向善的社會風氣,文明之風正拂遍城鄉,一幅“百姓富、生態美、人心齊”的錦繡畫卷正在州來大地徐徐展開。
多措并舉推動移風易俗深入人心
日前,記者來到新集鎮靳樓村“鄉村振興積分超市”看到,村超市管理員正在為群眾兌換商品。貨架上的洗衣液、衛生紙、洗潔劑、牙膏、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只要積分多,就可以“任性”兌換商品。
“不管東西貴賤,重要的是對我們的肯定,以后還要多攢些積分,兌換物品補貼生活家用!”靳樓村村民姜因麗高興地說。
據了解,所謂“積分超市”,就是在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過程中,村民各家各戶按照有關工作管理制度和行為準則,實行行為量化積分,當積分達到要求分值時,便可以積分到超市里兌換相應的獎賞物品。“積分超市”,就是直接以物質獎勵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以“小積分”換來“大文明”,以“小超市”撬動“大能量”。
“我們制定印發了《新集鎮鄉村治理積分制實施方案(試行)》,將村民的日常行為轉化為可以量化、可以評價的數據指標,按照參加人居環境、孝善敬老、文明新風、勤儉持家、公益美德等類別,‘積分制’按‘一戶一卡’的方式進行積分統計,各個考評工作組嚴格按照《積分評定標準》進行評分、公示。”新集鎮有關負責人表示,積分除兌換物品外,還將作為村里開展各類評獎評優的主要遴選依據,如“文明戶”“最美庭院”“最美婆媳”等。
宣傳引導加快移風易俗開花結果
“你們感覺農村辦喜事,多少彩禮大多數村民能夠接受?”日前,尚塘鎮相關工作人員深入宋臺村,與村干部走村入戶開展抵制高價彩禮問卷調查。
尚塘鎮宋臺村結合和美鄉村建設轉變風俗觀念,形成和諧的婚姻新風尚,制定出移風易俗抵制高價彩禮工作流程,并按時間節點和工作事項逐項落實。由該鎮紀委牽頭,聯合鎮婦聯、團委和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抓住和美鄉村建設中移風易俗工作環節,通過發放問卷調查表,充分掌握了解高價彩禮的成因、解決辦法、合理區間的彩禮控制線等,采取廣播、櫥窗等不同宣傳形式,將《抵制天價彩禮,弘揚婚嫁新風倡議書》宣傳到各家各戶。
“我們還‘趁熱打鐵’,通過召開黨員干部和村民代表會、村支‘兩委’會、黨員和村民代表表決會,對涉及高價彩禮的處理意見等表決形成后,將抵制高價彩禮通過村民自治辦法寫入《村規民約》張貼上墻……”宋臺村黨支部負責人說。
經過宣傳教育和引導,高價彩禮在當地得到有效遏制,彩禮之風已趨于降溫下滑階段。前不久,該村宋東聯隊村民宋維設的獨女宋娜結婚,當天宋維設讓女兒將彩禮全部帶回婆家,男方“零彩禮”圓滿禮成,雙方節約大量開支和勞頓,村民投來贊許的目光。
創新形式力促移風易俗廣泛傳播
日前,兩輛貼有大紅喜字的鳳臺新能源公交車停靠在一生活小區路邊,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記者聞訊來到現場,遠遠便看到一公交車車窗貼上了大紅“喜”字,車內掛著紅色、金色的氣球和喜字拉環,整輛車被裝飾得溫馨且浪漫。吉時一到,新郎便在眾人的祝福下將新娘接上婚車,滿載親朋好友,駛向幸福的下一程。
“新人租用公交車當‘婚車’,低碳、環保又不失新意,這樣的接親方式節儉又拉風。”一旁的群眾感觸地說。
據了解,“鳳臺公交婚車”的出現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提供了一種更好彩頭、更個性化浪漫化的婚車選項。此外,自行車、電動車等迎親方式也層出不窮,這些創意十足、低碳環保、勤儉節約的結婚形式,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并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潮流方式。
“隨著我縣移風易俗工作不斷深入開展,不僅黨員干部帶頭踐行,廣大市民也積極以實際行動踐行移風易俗,社會風氣向上向善,清風正氣蔚然成風,移風易俗步入新時代。”鳳臺縣文明辦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鳳臺縣以移風易俗為抓手,以靈活形式強化移風易俗宣傳,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織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學習實踐科學理論、持續深入移風易俗等,引導鼓勵群眾以健康文明、勤儉節約、崇尚科學為榮,勸導群眾摒棄陋習。
(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朱紅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