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實做細“網格化” 織密織牢“幸福網”
——田家庵區大力推進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
黨建引領“小網格”,匯聚社會治理“大能量”。
近年來,田家庵區堅持不斷做實、做細、做活網格化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多措并舉,綜合施策,在健全治理體系、完善治理平臺、促進治理有效等方面積極探索,不斷增強網格化整體效能。
細化網格布局,落實管理責任
“全區科學調整劃分網格614個,其中城市社區網格460個,農村網格154個,實現網格建設全面有效覆蓋。用精細治理‘繡花針’編織為民服務實事、好事,紓解群眾身邊小事、瑣事,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和滿意度。”田家庵區委政法委負責人告訴記者。
該區構建“鄉鎮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三級組織架構,以“多網合一”推動“黨建一體”,有效發揮黨組織核心引領和組織協調作用。打造2個市級、16個區級網格化管理服務示范點。堅持“一網統管、一屏集成、一線聯動”,拓寬“線上+線下”信息收集渠道,積極開展“敲門行動”開展入戶走訪活動,宣傳惠民政策,收集困難訴求,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路”。
今年9月28日晚7時20分,朝陽街道柏園社區網格員宮媛媛接到柏園北村居民的電話,急促地說孩子在小區里走失。宮媛媛立即調取監控錄像,讓其父母提供當天孩子的照片,迅速報警,并將丟失孩童的照片發送至網格群,聯系警方、發動居民共同尋找。根據監控提供的線索,宮媛媛從柏園菜市一路尋至二號巷,在一家砂鍋店門口找到孩子,并聯系他家人,孩子父母看到孩子后緊緊抱住,灑淚感謝網格員。
信息化賦能,提升治理水平
網格員利用日常巡查走訪等方式,收集問題及時進行解決,真正讓“民呼必應”落到實處。網格員通過“e治理”平臺,累計采集錄入人口、房屋等各類社會治理基礎信息約95萬條;網格員排查、上報各類矛盾糾紛、安全隱患等事件69257條,網格長辦結事件67486條,辦結率97.44%;流轉到職能部門280條,辦結278條,辦結率99.29%;排查上報矛盾糾紛6445件,走訪重點人員8776次,協助排查隱患問題23375件。
今年9月10日,家住綠茵里小區的李女士找網格員陳燕,因其丈夫常年異地工作,不給家庭孩子生活費,對老婆和孩子也缺乏關心,現在兩人感情出現裂痕,有離婚的想法,尋求幫助。了解到相關情況后,陳燕立即從婚姻生活的角度出發,現場給李女士的丈夫打去電話,對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希望能夠將糾紛化解。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勸導,雙方終于打開了心結,達成了共識,放棄了離婚的念頭,并互相承諾,多溝通多理解,為了孩子有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共同努力。
發揮網格員力量,促進網格和諧平安
今年1月10日清晨,一位年輕男子由于感情受挫、工作不順等原因,站到自家9樓陽臺邊緣欲跳樓輕生。當時正在網格內巡查的朝陽街道華聲苑社區網格員陳芳得知消息后,立即趕往現場。隨后,陳芳找到輕生男子的朋友,通過微信電話與輕生男子長達40分鐘語重心長的溝通,安撫輕生男子的情緒。她小心翼翼地邊談邊慢慢接近男子,利用遞煙的機會握住了男子冰冷的手。正是這一握,傳遞了溫暖,輕生男子沒有抗拒,而是徹底平靜下來,順著她的手從陽臺外跨進屋里,遠離了死神。
今年7月19日,網格員劉小紅收到一面印有“品格高尚 熱心救人”的錦旗。原來是5月份劉小紅巡查時,發現轄區內騎電動車的兩位老人不慎在路口被拐彎行駛的轎車撞倒在地,她迅速行動,有條不紊地疏散圍觀群眾,叫來救護車將兩位老人送往醫院及時就診,并為老人墊付了醫藥費,直到他們的家人到達醫院后才放心離開。老人出院康復后,家人特地制作一面錦旗送到了劉小紅手中,以此表達對網格員熱心助人的感激之情。
2024年以來,田家庵區有17名網格員榮獲市級優秀網格員榮譽稱號,評選出區級優秀網格長40名、優秀網格員60名,評選出區級月度“最美網格員”110名;有10名網格員通過全市面向專職網格員公開招聘社區工作者考試并已進入“兩委”工作。
(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