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當“先鋒隊” 愿做“守護星” 勇當“排頭兵”
——大通區強化網格化管理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
近年來,大通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運用“六尺巷工作法”,不斷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圍繞“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標,聚力管住“重點人”,兜住“重點事”,切實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讓群眾幸福滿格。
下沉網格察民情,甘當基層社會治理“先鋒隊”
充分發揮網格指導員和網格長的統領調度,與網格員等共同握住一張網,積極下沉到每一個網格,逐步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的工作格局,常態化開展“上戶敲門”“網格打卡”行動,主動“搜事”“問事”,填寫“網情民意收集登記表”,由網格員層層上報到包聯干部。
近日,一小區兩戶居民因一樓院子門口的車位歸屬問題爭執不下,幾乎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社區網格員劉魯英得知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聽取兩家的訴求,并走訪周邊鄰居了解情況。通過耐心溝通,劉魯英發現問題的根源在于雙方對社區公共資源的認知差異。于是,她組織一場鄰里座談會,邀請社區法律顧問、物業代表及雙方居民共同參加,通過法律講解、情感疏導等方式,最終促使雙方握手言和,共同維護了社區的和諧氛圍。
深入矛盾解糾紛,愿做百姓和諧“守護星”
充分踐行“六民”工作法:訪民情、聽民聲、解民憂、紓民怨、保民安、惠民生,及時妥善化解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今年以來,全區共排查矛盾糾紛129例,調處129例,調處率100%。
今年8月份,網格員在實地走訪中發現轄區內兩群眾因圍墻占地發生糾紛,雙方各不相讓,矛盾嚴重激化。網格員充分運用“六尺巷工作法”所蘊含的包容、禮讓、謙和等文化精髓進行調解,通過網格員深入淺出的勸導、面對面調解,多番釋法明理,反復講解溝通后,兩人的心結終于打開,最終愿意各退一步,達成和解。
賦能民眾促安寧,勇當網格服務“排頭兵”
基層社會治理中,網格是最小的細胞,網格員就是這個細胞的守護者,更是網格服務的排頭兵。大通區網格員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行走在轄區內的大街小巷,哪里有鄰里糾紛,哪里有環境問題,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大街小巷就是他們的“戰場”,他們積極協調各方資源,解決群眾難題,無論是面對復雜的村社區事務,還是居民的突發需求,他們總是沖在前面,以熱情和專業為武器,為網格內的安寧生活保駕護航,成為群眾心中最可靠的力量,是當之無愧的排頭兵。
今年7月,受強降水影響,上窯鎮外窯村多處河流水位迅速上漲,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網格員全力沖鋒在防汛一線,迅速成立網格值班組,積極全面排查堤壩安全隱患,重點排查村低洼地和危房,嚴格執行信息報送制度,重大突發險情第一時間報告,及時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