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基礎,而且可以影響社會風氣,營造社會新風尚。所以,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良好的家風是優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淀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里友愛,勤奮興家聚業,這些都是我們做為家長必備的素質。”
這是鳳臺縣關店鄉竹園村“五老”人員徐景田正在為鄉關工委舉辦的家長學校進行講解家庭教育課的內容。他還運用身邊的優秀家庭和子女的真實案例,讓很多家長聽了都受益匪淺。
徐景田今年63歲,2021年從村黨支部書記崗位離任。隨后,他加入了鄉關工委鄉直機關“五老”隊伍,充分發揮“五老”作用,堅守初心,篤定前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忠誠、關愛、創新、奉獻”的“五老”精神,為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貢獻余熱。
“為發揮‘五老’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我們鄉里專門成立了‘老支書’調解室。徐景田從2021年開始,配合其他‘五老’人員參與調解民事糾紛,群眾訴求案件80多件,為基層治理,打造平安社會,助力鄉村振興起到一定作用。”該鄉紀委負責人介紹。
“徐景田是從村委退下來的村干部,黨性強,群眾口碑好,基層人脈廣。他對于搬遷安置、土地矛盾等信訪糾紛調解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鄰里情感。”關店鄉關工委負責人介紹。
在工作中,他對困難家庭的留守兒童、困難學生特別關注,多次深入困難家庭進行走訪摸排,發現需要幫助的及時向鄉關工委、民政、鄉村振興部門進行匯報,落實落地保障措施。
小翟同學今年考取了新華學院,由于家庭困難,孩子準備出去打工,放棄上學的機會。徐景田了解情況后,入戶做孩子和父母的工作,并把情況匯報給鄉關工委。通過共同努力,爭取到了陳廟愛心協會“金秋助學”計劃名單,幫助孩子解決了助學資金3000元。同時他還和鄉民政、鄉村振興、共青團、金融單位進行聯系給予關心關愛,讓這位學子無憂無慮地走進大學校門。
村民家的孩子樂樂有厭學情緒,在校成績有所下降,徐景田知道情況后,主動到他家里做家長工作,勸導家長要多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正確引導孩子學習,并將關工委訂閱的《少兒科學》《少兒畫王》等雜志送給孩子,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通過不懈努力,現在,孩子的成績進步很快,并且開始主動讀書學習,家長逢人就說老徐幫了他們的大忙了。
以身作則盡孝道,弘揚傳統美德。“母親養育我們小,我們就要養她老。當孝順子女是我們天大的責任!”徐景田母親今年89歲高齡了,多年來,他和三個弟弟輪流撫養,沒讓老母親受過一天罪。春夏秋冬,老人的被褥始終都是干干凈凈的。冬天里,為老人準備10多件棉襖棉褲。老人大小便失禁,很快就把她老人家的衣服被子換成干凈的。平時徐景田無論工作多忙,照顧老人的事情從沒有耽誤過。他帶頭孝順老母親的行為,在附近村民當中傳為佳話。
為了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徐景田積極配合鄉關工委開展的各項活動,先后到中小學為學生們普及《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法規宣傳16次。他還與鄉關工委等部門現場向學生、留守兒童、村居民宣傳防溺水、消防安全知識21場,為確保下一代幸福安康貢獻力量。
(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唐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