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其實施細則,既是貫徹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經營環境的重要舉措。作為黨執政興國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國有企業必須始終以高度政治自覺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增強核心競爭力建設中強化紀律保障,持續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
一、提高政治站位,一以貫之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中央八項規定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第一刀”,是作風建設的一張“金色名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八項規定如同一把高懸的利劍,直擊作風弊端,重懲腐敗行為,為重塑黨風政風、凝聚黨心民心立下汗馬功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不僅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戰略舉措,也是嚴防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四風”問題的根本準繩,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保障。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肩負保障民生需求、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職責,落實八項規定精神不僅是政治責任,更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內在需求。近年來,國有企業通過抓教育、強監督、嚴問責,作風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認識到:少數黨員干部仍存在一定的老好人思想;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偶有發生;特殊資源領域存在潛在風險;商品采購、招商合作等關鍵環節廉潔風險防控仍需加強。對此,必須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推動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落地生根。
二、聚焦重點領域,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策
發揮紀檢監察監督保障作用,緊扣企業戰略目標、年度工作目標、重點工作任務,將監督執紀貫穿于中心工作推進的全過程,以嚴明的紀律、精準的問責和常態長效的工作機制,破除執行梗阻、激發擔當作為、引導攻堅克難。
一是完善全周期監督閉環管理,壓緊壓實監督職責。圍繞企業年度重點任務清單,建立政治監督臺賬和工作提示,明確責任人、時間節點和預期成效。對重大項目招投標、改革攻堅重難點等關鍵環節開展專項督查,動態監測進度偏差和督促合規管理。對已完成的重大任務開展“回頭看”,重點核查是否存在虛假落實、紙面整改等問題,將監督結果納入年度綜合考核。
二是聚焦“關鍵少數”和重點領域,實施日常靶向監督。緊盯“一把手”和班子成員,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監督制度,通過民主生活會督導、個人事項抽查等方式,防范權力尋租問題。開展業務招待費、公務用車制度執行情況自查自糾。通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假日廉潔風險易發高發時段,整治群眾身邊“微腐敗”,嚴查利益輸送等行為!
三是深化作風建設,促進擔當作為。針對企業上熱中溫下冷的作風狀態和少數干部思想滑坡的情況,加強警示教育提醒,及時開展第一種形態警示談話、談話提醒、批評教育等,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照企業《加強作風建設問責辦法》,適時開展不作為、慢作為專項監督,對推諉扯皮、敷衍塞責、選擇性執行等影響企業發展的行為,通報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懾效應。
四是推動監督融入公司治理,強化專項監督。結合企業黨委學習教育實施方案,重點開展三個方面的專項監督:針對資源富集、資金密集、權力集中的商貿流通領域開展特殊資源經營專項監督;對重點業務板塊開展工程項目招投標專項監督;督促相關業態針對供應鏈管理提升經濟效益和廉潔從業方面的專項監督。
五是暢通群眾監督渠道。通過設立線上平臺等方式,鼓勵廣大員工對兩級黨組織、黨員、干部違紀違規行為和經營管理人員不正確履行職責、違反廉潔從業規定等問題進行檢舉控告,形成監督合力,一旦發現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行為,必將嚴查快處、頂格處置。
三、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干事創業內生動力
完善激勵機制是激活人才隊伍“一池春水”的關鍵舉措。要推動構建“多維度、強關聯、可持續”的激勵體系,讓想干事的人有舞臺、能干事的人有回報、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切實釋放組織活力。
一是深化薪酬與績效考核改革,實現“干多干少不一樣”。優化薪酬與考核管理體系,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二是強化專項獎勵賦能,樹立“創效者得實惠”導向。通過加大專項獎勵基金力度,重點獎勵在經營創效、管理創新、服務提質等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團隊及個人,讓“真金白銀”激勵看得見、摸得著;推行項目利潤制考核,激發全員盯利潤、算效益的主動意識。三是構建職業發展雙通道,打破職級束縛。打通管理+專業晉升雙路徑,強化培養+激勵配套支撐,增強人才歸屬感與獲得感。四是深化競爭上崗機制,推動“能者上、庸者下”常態化。營造讓年輕有為、實績突出的干部脫穎而出,形成“上崗靠競爭、在崗有壓力”的市場化競爭機制。
中央八項規定是共產黨人永不過期的“政治護照”,是黨員干部必須始終堅守的準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更要以此次學習教育為新的起點,把“嚴”的主基調貫穿到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以更扎實的工作作風,以更嚴實的舉措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為打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提供堅強紀律保障,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李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