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群眾關鍵“小事”,繪就民生幸福“大事”。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打造“安心托幼”民生工程、實施老有所學行動、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實施中小學生陽光體育促進行動……
今年以來,八公山區聚焦群眾所需、所急、所盼,全力推進4項教育民生實事項目,讓“民生愿景”變成“幸福實景”,以“小民生”為切入點推動全區教體事業高質量發展。
資助幫扶,從“心”出發傳遞溫暖
“有了學校和老師的關心和支持,我感覺不孤單,我以后更要努力學習,回報社會!”今年春季開學,八公山區第一中學學生陳文韜(化名)感激地說,學校為他申請了困難資助讓他學習更安心。
陳文韜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體弱多病,家庭經濟困難。學校了解情況后,及時向他的父母介紹義務教育階段資助政策,幫助辦理資助手續,有效緩解了家庭困難。
“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2025年春季,八公山區資助學前教育階段困難家庭幼兒36人次,資助資金21600元;資助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133人次,資助資金43000元。今年春季全區共計資助169人次,全年計劃資助困難學生300人次。
精準幫扶,傳遞溫暖。八公山區制定并完善學生資助工作實施細則、資助對象認定辦法等規章制度,規范資助工作流程,確保資助工作有章可循。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整合民政、鄉村振興、殘聯等部門數據,通過比對分析,精準識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確保資助對象認定準確,提高了資助資金的使用效益。同時,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定期對資助政策落實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保障資助工作公開、公平、公正。
“安心托幼”,守護幼兒美好童年
“托幼服務解決了我們‘帶娃難’的問題,托班老師非常專業,對孩子也很用心,我們很放心。”蔡女士夫妻倆都是上班族,平時工作比較忙,3歲的孩子無人照顧,今年2月,經過多番考察后,她選擇將孩子送到八公山區幼兒園托班,回顧孩子幾個月來的變化,她感到很驚喜。“本來擔心孩子太小不適應,沒想到孩子在這玩得很開心,回家后經常會和我們分享在幼兒園里的生活。”
“我們結合自身特色設置了豐富的延時活動,給孩子高質量陪伴。”幼兒園負責人介紹,為了解決家長“接娃難”問題,幼兒園還為家長提供延時服務,將離園時間適時延長,盡全力滿足托幼需求。
近年來,八公山區出臺《八公山區安心托幼行動實施方案》,從場地建設、師資配備、經費保障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對開設托班的幼兒園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和生均經費補助,有效調動幼兒園辦托積極性。全區15所幼兒園中13所已完成衛健部門備案,實際開設托班幼兒園達6所,托班開設比例超40%。同時穩步推進公辦園擴容提質,通過新建公辦園、回收公建民營幼兒園等方式擴充公辦學位,公辦園數量及在園幼兒占比持續提升,進一步破解群眾“帶娃難”問題。
八公山區通過開展教師專業培訓、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建立家長監督機制、托班動態評估機制等措施,促進托班服務質量整體提升。目前該區各托班均配備專業保教人員,統一規范課程設置,為幼兒提供科學、安全、溫馨的托育服務,家長滿意度達95%以上。
陽光體育,助力生命花樣綻放
近日,在八區一小記者看到,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體現了“陽光體育,健康第一”的思想,滿足了學生多樣化運動需求,激發了學生參與運動興趣。
“我們實施中小學生陽光體育促進行動,要求各校學生每天一節體育課,上、下午各一次不低于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同時結合體育小游戲等推廣課間15分鐘微運動,持續優化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小學‘興趣化’、初中‘多樣化’的學校體育活動內容。”八公山區教育體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各校按不同體育項目分類,合理利用環境,創造條件開展體育活動,現在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不低于2小時,學生身上有汗了,眼里有光了,腳下有力了。
為進一步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持續提升育人環境,八公山區今年實施教室光環境達標工程,計劃對20間中小學教室光環境進行改造。目前該區根據前期調研結果,邀請照明設計專家與教育部門、學校代表共同研討,制定個性化改造方案,嚴格挑選具備豐富照明工程施工經驗和良好信譽的施工單位,全區進行光環境改造的學校已經開始招投標工作,暑假進行現場施工。
“老有所學”,綻放最美“夕陽紅”
為豐富基層老年學校學員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老年教育資源共享,今年4至5月,八公山區教育體育局與區老年大學聯合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送課到基層”活動,為10所基層老年學校送去老年健康飲食課程。送課教師為大家詳細講述了如何正確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案,如何通過飲食保養身體以及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如何注意飲食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受到基層老年學校學員的熱烈歡迎。“這些課程都務實管用,我們要把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家人朋友。”老年學員們高興地說。
截至2025年6月底,八公山區老年教育注冊總人數已超過1.05萬人,其中新增學員0.155萬人。為保障老年教育工作順利推進,八公山區教育體育局積極申請30萬元專項經費重點用于鎮、街道基層老年學校開展教學活動、改善辦學條件,著力破解基層辦學資源短缺問題。
精準送課送教,提升服務質效。八公山區針對基層老年學習點師資薄弱、課程單一等問題,充分利用新招聘的大學生和健身氣功協會的銀齡力量,整合資源組建流動教學團隊,開展“送課送教進基層”活動,聚焦老年人實際需求,開發《老年智能手機應用》《八段錦實操》《健康養生知識講堂》等“實用型”課程,精準對接學習需求,今年上半年送課20場次。
一個個具體數字、一項項惠民之舉讓群眾看到了教育民生領域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百姓的“獲得感”、民生的“升級版”,穩穩托起了八公山區的幸福明天。
(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