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關注淮南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8月7日,《人民日報》第19版頭條刊發《政府“一諾千金” 提振企業信心——安徽推進“政府履約踐諾”一線觀察》新聞報道,關注淮南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效。
報道指出,安徽省淮南市壽縣的吳章勝返鄉創辦了壽縣博軒箱包有限公司。經人介紹,他得知壽縣三覺鎮陳崗村有處不錯的廠房,便與村里簽下租賃協議,并馬不停蹄地開始組織生產。
但一條廠房騰退通知,讓吳章勝陣腳大亂。原來,他租下的廠房當年是利用扶貧資金所建,現狀為設施農用地,如今用于箱包生產,屬于私自改變土地用途。有關部門在督察違法用地線索時,依法將其列為違規使用農業用地項目,限期整改隨之而來。
“我和村里簽合同,不也是跟公家打交道嘛,所以才敢放手投入。政府要是這么不負責任,哪個企業還敢來辦廠?”吳章勝遂向安徽省創優營商環境為企服務平臺投訴。
4月30日接到投訴件后,淮南市委依法治市辦當天就向壽縣縣委依法治縣辦發出工作指引清單,要求依法依規及時辦理。一場政府履約踐諾行動隨即展開。
“博軒箱包雖不是跟鎮政府簽的合同,但村里向企業作出承諾同樣關乎政府公信力。作為屬地政府,鎮里在企業面臨困難時應該擔起責任,積極為企業紓困解難。”三覺鎮鎮長李媛媛說。
為保障企業繼續生產經營,李媛媛四處溝通協調,幾天內就在鎮里找到了另一處合適的廠房。“鑒于企業搬遷對經營產生的影響,我們還協調為企業減免了部分租金,幫助企業盡快恢復生產。”李媛媛說。
記者在博軒箱包搬進的新廠房里看到,目前生產不僅重回正軌,而且規模還有所擴大,工人們也正趕制一批出口海外的外貿訂單。“我們的產品對路,現在又有了穩定的發展環境,我的目標就是爭取幾年內把公司做成規上企業!”吳章勝躊躇滿志。
(記者 朱慶磊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