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賦能強黨建 篤行實干促發展
——記市級優秀黨務工作者、鳳臺縣顧橋鎮黨委委員王青
作為鳳臺縣顧橋鎮黨委委員,王青始終堅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黨務工作中,在扎實推進全鎮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上取得突出成績,贏得了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的一致贊譽。
勤學善思強本領,爭當業務“多面手”
面對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新任務新要求,王青堅持把學習作為提升工作能力的“金鑰匙”,她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通過系統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章黨規等重要文件,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等政策法規,刻苦鉆研支部換屆、組織生活、發展黨員、黨費管理等業務知識,結合工作實際,在安徽先鋒網、《安徽日報》、中安在線等媒體發表黨建經驗信息20余篇,如今她已成為一名熟悉黨建業務、知曉黨務流程的“多面手”。在探索數字賦能黨員教育的實踐中,她主動扛起創新旗幟,帶頭學習線上直播、新媒體平臺操作等數字化技能,創新黨員線上教育新模式,通過鎮村“同頻同訓”方式開展了2025年顧橋鎮農村黨員線上集中培訓,覆蓋黨員100余人,并且由顧橋鎮承辦了2025年鳳臺縣農村黨員春季線上集中培訓班,以數字化手段推動黨員教育培訓實現從傳統模式到智慧化轉型的跨越,為基層黨建工作注入科技動能。
匠心筑夢提質效,打磨黨建“金品牌”
秉持“黨建工作無小事,細微之處見真章”的匠心,王青持續深耕黨建特色品牌培育。為做好臨淝村鄉村干部實訓基地提檔升級,她全程參與課程設計與教學管理,圍繞鄉村振興主題開發“黨建+產業發展”“黨建+基層治理”“黨建+隊伍建設”等系列實訓課程,形成理論與實踐深度結合的教學體系,臨淝村成功申報省級鄉村干部實訓基地,并入選中組部干部網絡學院全國典型村案例。依托淮南市十佳村史館紅色資源陣地,她組織開展“一茶話五事”“聆聽紅色村史 暢談鄉村振興”等主題活動,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同時,積極培育文明鄉風。憑借扎實的黨建工作基礎和實干成效,顧橋鎮黨委在2021—2024年度全省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中被評為全省“五個好”鄉鎮黨委標兵,1名村書記獲得2024年度安徽省“皖美村支書”表彰榮譽。
實干為筆繪新篇,書寫擔當“新答卷”
王青始終以“釘釘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實,以務實行動筑牢黨建根基。創新打造“紅色議事亭”“談心談話角”等黨小組示范點,讓黨建陣地成為凝聚民心的“紅色堡壘”。針對流動黨員管理難題,她搭建“筑家賦能”平臺,成功與上海市閔行區等地簽訂《流動黨員雙向共管協議》。她堅持以“黨建+”推動基層治理工作提質增效,耐心做好信訪矛盾化解工作,2023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淮南市信訪工作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為破解部分行政村集體經濟增收空間窄、產業提升難等問題,她牽頭謀劃產業發展項目,推動顧橋醋廠、寺西村“甘之泉”飲用水等村集體領辦項目落地見效,2024年全鎮10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一千萬元,以產業振興實績繪就鄉村發展新圖景。
初心如磐踐使命,彰顯為民“赤子心”
為做好困境兒童關心關愛工作,王青積極發起“99公益日”捐款活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匯聚愛心善款,發放“微心愿”包,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充滿希望的藍天。在工會工作中,她堅持緊密聯系職工群眾,認真細致做好工會會員困難幫扶、金秋助學和送溫暖工作,積極開展工會勞動法律宣傳,通過舉辦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增強職工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為助力婦女創業發展,她主動對接相關部門,積極協助婦女申報扶持項目與資金,幫助婦女實現創業夢想,為婦女事業貢獻力量。王青先后被授予“鳳臺縣三八紅旗手”“鳳臺縣優秀工會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她用實際行動書寫為民服務的生動篇章,成為群眾心中的貼心人、基層工作的模范榜樣。
(記者 梁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