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發力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破解“一煤獨大”——
育“三新”動能 拓縣域新局
8月16日,記者走進鳳臺經濟開發區國晟科技(安徽)乾景宇辰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每分鐘就有5片光伏組件下線,每月產能提高到230MW以上。在這里,原材料100%本地化配套,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降低成本6%,節約的資金再投入到電池研發,進一步實現了產品的提檔升級。
從“新”出發,向“新”而行。鳳臺縣扭住轉型不動搖,以轉型發展牽引全局,一手抓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穩”的基礎有效延續,“進”的動能不斷增強,“轉”的步伐堅定有力。今年上半年,該縣技改投資、高新產業增加值、戰新產業產值分別增長48.6%、26.2%、12.5%,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態勢。
夯實基本盤 新能源蓄力轉型
從傳統的煤電產業保障能源安全,到新能源產業發展異軍突起、齊頭并進,鳳臺縣的產業結構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8月4日,位于鳳臺縣的淮河能源控股集團顧北礦數百米井下的工作面,采煤機的巨大滾筒持續旋轉,一塊塊“烏金”隨著截齒的轉動落下。
鳳臺縣境內共有5座煤礦、3座火力電廠。今年上半年,該縣煤電行業實現產值121.1億元、增加值63.9億元,產出煤炭1680.1萬噸,產出電力810717.4萬千瓦時。
“鳳臺縣的經濟結構,某種程度上是淮南市的縮影。”鳳臺縣負責人向記者坦言,煤電產業是鳳臺縣的基本盤,然而產業結構單一,也嚴重影響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面對“一煤獨大”的局面,如何破局?近年來,鳳臺縣緊盯“雙碳”目標下的能源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向新提質、換擋升級,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2023年9月16日,國晟(鳳臺)異質結雙碳產業園一期順利投產,當年12月升為規上企業。總投資近106億元的國晟異質結項目涵蓋了異質結高效電池、組件、設備制造等多個領域。
通過重點布局先進光伏、新型儲能產業領域,鳳臺縣正加快高效電池、先進組件、高性能輔材、智能光伏、儲能服務等領域的發展步伐,發揮自身優勢開展產業集群建設。
目前,投資25億元的中環新能源一、二期項目,投資106億元的國晟異質結項目,投資61.7億元的中環三、四期項目已進入《淮南市新型綜合能源基地發展規劃》。
“中環1期至4期和國晟異質結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合計(年)產值可達560億元,兩個項目合計新增增加值81.8億元。”鳳臺縣工信局總經濟師張強說,屆時,鳳臺縣煤電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將降至60%左右,產業結構得到明顯優化。
瞄準新賽道 新能源汽車向“新”而行
“我們計劃繼續新上50萬臺套扁線油冷電機,產品預計今年下半年下線,形成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集群。”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鳳臺縣的安徽坤泰車輛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上一片忙碌,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力爭2025年產值突破12億元。
8天簽約,一年投產!坤泰刷新了鳳臺“雙招雙引”的最快速度。近年來,鳳臺縣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不斷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集群建設,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實現從“點上突破”到“面上開花”,奮力跑出新“汽”勢。
以坤泰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為支點,鳳臺縣圍繞“鏈主”企業補鏈延鏈強鏈,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涵蓋了變速箱、電機智能觸控顯示等零部件產品。
總投資13.1億元的年產3GWh電芯、3GWh電池PACK項目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0.5億元的新能源汽車電池箱體及液冷板零部件制造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今年,鳳臺縣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快馬加鞭。
2024年10月,安徽泰來扁線油冷電機項目建成投產,當年12月銷售收入即超過2000萬元,實現新建即投產、投產即升規,可年產50萬臺新能源汽車專用扁線油冷電機產能。
截至目前,鳳臺縣現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8家,后市場類企業8家,2024年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產值增長475%。今年上半年,該縣新能源汽車企業營業收入為4.6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4%,產值為3.48億元,同比增長94.4%。
“今年,我們制定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專班年度招商計劃,目標招引30個以上汽車相關企業,以集群式、鏈條式引進大項目、好項目,全面提升全產業鏈配套能力和高端零部件配套能力,奮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集群基地。”鳳臺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極大帶動了汽車消費市場,有效釋放了居民消費潛力。今年以來,該縣汽車促消費活動期間,使用補貼金額500萬元,累計銷售汽車1762臺,實現銷售額超1.71億元,消費拉動比達1∶34,上半年限上消費品零售額10.1億元,增長19.7%,增速全市第1、全省第4。
擁抱“新藍海” 新材料迸發動能
鋼帶下料、回火、電泳、防銹……一整套工藝流程下來,一枚枚硬質合金圓鋸片從生產線上魚貫而出,銷往德國、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國家。
日前,記者來到鳳臺經濟開發區電子智能制造產業園,安徽利勤電動工具有限公司的80多臺焊接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焊接。公司負責人高勤利告訴記者:“自主研發生產的冷切鋸片主要應用于鋼材類產品的切割,2024年外貿銷售達到2000多萬元。”
隨著安徽利勤的落戶,另外兩家鋸片企業也相繼相中了鳳臺縣。一個刀具小鎮的雛形慢慢顯現。
在新材料產業發展中,鳳臺縣優化招商服務、拓寬招商渠道,圍繞“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等環節,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業鏈招商。
鳳臺縣重點發展新材料產業的高端研發、設計、營銷等生產性服務業,同時依托經開區主導產業規劃及產業發展平臺,支撐重大項目的落地和實施,促進新材料產業及其配套服務業的集聚發展。
如今,鳳臺縣現有新材料規上企業35家,今年1月至7月產值5.2億元。
陽光水面光伏新材料產業園等6個項目簽約、總投資8.1億元;云晟納米高分子復合材料制造項目等6個項目建成投產、總投資12.46億元;綠色建材綜合利用建設項目等4個項目正在建設、總投資13.16億元……
今年以來,鳳臺縣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繞項目轉”,以政策支持、匹配資源、高效服務,吸引新材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形成以新材料為核心的產業集群。
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聚焦項目干。一個個企業相繼落地,一批批項目火熱推進,一項項舉措持續見效……鳳臺縣錨定轉型發展目標,精耕細作產業鏈,轉型“轉出”新天地。
(安徽日報記者 柏 松)
(《安徽日報》8月17日頭版頭條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