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目標 智慧升級
我市大力推動水運綠色智能發展
近年來,我市錨定水運發展目標,加快智慧智能設施建設,優化運輸市場結構,推進船舶運力結構調整和老舊船舶報廢更新,完成港口岸電建設改造升級,強化港口船舶污染治理,推廣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使用,不斷降低碳排放,把推進綠色智能水運發展落實在具體行動上,筑牢淮河淮南段生態屏障,守護母親河安瀾。
市海事部門推進渡運信息化(視頻監控)管理系統建設,對全市渡口開展視頻監控設施建設,目前建設方案設計已完成,并與公共場所視頻建設管理部門進行了對接,累計完成8道渡口視頻監控設施建設工作;同時加快淮河航道信息化建設,重點打造智慧航道圖、信息化管理中心、信息化感知應用采集、傳輸網絡及系統平臺,建設3處航道信息化監控管理中心并安裝智慧航道監控系統,實現對內河水上交通動態實時監控、污染防治、通航環境管理、船舶監管等功能,全面提升我市通航水域信息化監管能力。
近期,市海事服務中心完成港口岸電建設和船舶受電設施改造升級,全市港口企業累計建成38個泊位岸電設施,實現港口岸電全覆蓋,同時督促企業提高設施使用效率。今年以來,船舶累計使用岸電993艘次、時長5012小時、用電量5153千瓦時。我市提前完成589艘600總噸以上船舶岸電系統受電設施改造任務。
統籌安排部署,優化監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將惠民助企政策落實落細。2025年計劃報廢拆解老舊營運船舶142艘,目前已啟動拆解57艘,其中完工49艘,注銷35艘;積極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推動船舶由傳統燃油向新能源轉換,今年全市新建新能源船舶7艘,已開工1艘。
為將綠色發展落在實處,我市持續強化港口污染治理。加強港口企業環保設施運行、揚塵污染防治管理;全面落實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全過程電子聯單閉環管理,確保污染物應收盡收。截至目前,共計完成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船舶垃圾10.3噸、生活污水425.70立方米、含油污水10.13立方米。
(通訊員 張波 記者 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