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表達了以實干托舉中國夢的決心。早在1990年,習近平就曾在《滴水穿石的啟示》一文中指出,我們需要的是立足于實際又胸懷長遠目標的實干;我們需要的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干精神;我們需要的是鍥而不舍的韌勁。
植根人民、崇尚實干、守紀律己、堅持學習。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述的一名合格黨員的標準。對于重點工程管理部門來說,踐行“兩學一做”就是要以踏石留印的作風、真抓實干的態度、勇于擔當的精神抓好各項工作。
筆者認為,以實干精神加快推進重點工程,就要做到“四個必須”。
第一,必須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習近平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污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工程建設領域歷來是腐敗案件的高發區、易發區,要確保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就要營造積極向上、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加強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查擺風險點、明確防范措施,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減少和杜絕腐敗現象發生。要加強對工程現場管理人員的考核監督,提升積極性、增強緊迫感,確保其履職盡責、忠于職守,發揮應有的作用。
第二,必須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機制。重點局的主業是抓工程、搞建設,只有把政府投資性工程建好了才能彰顯重點局的形象與價值。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如何管好工程建設就是一個繞不開、躲不過的問題。要強化現場管理,選調和抽調專業技術過硬人員組建現場管理班子,對重點工程實行全天候、全過程監管,確保進度、質量和安全。要通過全面引入人臉識別系統來加強現場施工、監理人員的考勤管理,杜絕項目經理、項目總監脫崗、缺勤現象。要完善日巡查、周調度制度,對在建項目堅持每日一巡查,掌握進度,及時化解小問題、小矛盾;對項目建設中遇到的相對復雜的問題,每周進行一次集中調度,并跟蹤督促,確保落到實處,解決到位。
第三,必須要完善強而有力的保障措施。毛澤東曾經說過,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對于重點工程來說,土地、資金就是“橋”和“船”,缺少這些要素,重點工程就實施不下去。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克服宏觀環境影響,傾力為項目建設化解用地和資金難題,保障了包括“兩橋”、安理大新校區在內的一大批“重量級”項目建設;但也應該看到,土地和資金對重點工程建設的制約必將長期存在。因此,建立一整套強而有力的保障機制非常必要。市直有關部門和縣區要千方百計突破政策“瓶頸”,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切實強化土地供給,不斷加大征遷實施力度,圍繞重大和重點項目建設謀良策、出實招、強保障。唯有如此,重點工程才能破堅冰、突重圍,實現良性而有力的推進。
第四,必須要遵循依法規范的工作要求。習近平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要確保重點項目開工前所有手續全部齊全,特別是在項目招標環節,要強化法治意識,嚴格依法操作,堅決杜絕弄虛作假、偽造業績等行為發生;在工程現場管理中要嚴格執行有關技術規程,一絲不茍、嚴格把關,搞好質量和進度控制。而在機關內部管理中,要堅持規范、高效的原則,致力于改進作風、優化流程、提高效能,為加快建設重點工程提供良好的服務與保障。
(何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