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忠誠干凈擔當”要求,通過理論學習,努力提高落實政策的執行力,增強奉獻事業的緊迫感,強化服務人民的責任感。學好理論、用好政策、干好事情在忠誠干凈擔當上體現。
一、學好理論,忠誠于黨
理論是實踐的升華、思想的火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不徹底就不能說服人,思想的形成離不開理論的指導,理論引領著我們思考、進步、提高。理論修養是干部綜合素質的核心,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如果說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隊梯,那么理論就是智慧中最躍眼的一顆星,能進一步開拓思想境界,拓寬思維方式。學習理論的過程就是個人能力提升的過程,真理不辯不明,理論是多種學科的集合體,學習理論要與時俱進,通過學習文化知識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通過學習科技知識了解最新的科技前沿,通過學習哲學更能客觀地觀察社會,更能深刻地滲透人生,更能全面的分析問題,從而提升自身認識世界的能力,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每個人都有閃光點,通過學習他人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對照他人的亮點,完善自己的盲點;對比他人的優點,改善自己的缺點。思想境界的升華需先進的理論來引導,每個人的發展,只有在社會的發展中才能找到體現自身的價值,正確的理論是正確政治思想的靈魂,也是對黨忠誠的靈魂,對組織忠誠的靈魂,理論讓學習更有意義,更具活力,更有價值。一是學好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的最高理想。二是學好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的理論基礎,是中國共產黨人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的政治綱領。三是學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中國由貧到富的道路,是中國由站起來到富起來的道路;鄧小平的“貓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起點,在中國經濟面臨崩潰邊緣時,挽救了國家,為中國找到了正確的發展道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找到了支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找到了基點。江澤民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延伸與發展。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提升。四是學好習近平治國理政新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新思想的概括,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再一次飛躍,也是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指引。當前,學習習近平治國理政新思想是我們提高理論涵養、拓寬理論視野、夯實理論基礎的最佳途徑。
二、用好政策,干凈有為
用好政策就要把握好政策的界線,在吃透政策時干凈,不越紅線,在貫徹政策時干凈,不越底線,在執行政策時干凈,不謀私利。沒有思想的先導,就不會有行動的跟進,理論上能否突破,直接決定著行動上能否突圍。一是事實求是地應用。毛澤東曾經批評道:“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道路決定命運。政策確定之后干部是決定的因素,說明干部在落實政策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策是發展的先導,好的政策要靠好的干部去落實。我們國家地廣面寬,既有南北之分,又有東西差別,既有內地與沿海的差別,也有城市與農村的差別,中央制定的政策原則上是適應全國發展的,但落實到地方又千差萬別,這是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就地區而言,再好的政策落實到具體部門、具體單位也是不同,這就需要我們具有靈活運用政策、用好政策的能力,每一個具體的政策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政策既有統一性又有差異性,既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文字是固定的,但反映在我們大腦中應是鮮活的,文件是固定的,但經過我們每個人的理解又是不同的。我們要善于把握規律性、了解特殊性、掌握普遍性,結合實際需要用好政策,要做到上接“天線”,吃透中央的精神和要求,圍繞中心,融入中心;要做到下接“地氣”,摸清業務工作和基層實際,不符實際的政策就是一紙空文。二是與時俱進地應用。首先是要樹立把每一個具體的措施落實到群眾根本利益上的觀念,群眾利益無小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是每一個公務人員的立身之本,執政之觀;其次要樹立把一個具體的措施運用在推動工作落實上的觀念,發展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發展要靠政策,更要靠人才,每一個政府公務人員都是發展的要素,發展環境是由每個具體的人創造的,政府公務人員就是創造發展環境的關健;三是求真務實地應用。學好政策是為了落實政策,用好政策是為了促進發展,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處理好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系,處理好本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關系。作為紀檢干部用好政策就是體現在對政策的把握上,把紀律與規矩挺在前面,正確理解“四種形態”的要求,準確把握試驗先行者有誤,探索創新者有錯,踏實敢干者有失的尺度,推動事業發展。
三、干好事情,敢于擔當
行動是一切理論認知的落腳點,又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先決條件。符合中央要求、符合實際情況,符合群眾意愿是干好事情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干好事情是理論學習的目的、思想升華的表現、黨性的基本要求。在貫徹中央要求上敢于較真,在執行國家政策上敢于頂真,在落實上級文件上要敢于認真。一是中央要求的要堅決地干。當經驗上升為理論,就會成為僵死的教條,實際上就注定失敗。要領會好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遇到矛盾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知困難問題所在,知矛盾焦點所在,知不同群體所思所想所盼。針對不同階段、不同環境和不同群體,把中央要求、客觀需求、群眾所求結合起來,紀檢工作就是要在貫徹中央要求的信心中體現“四種形態”,在執行國家政策的決心中融入“四種形態”,在落實上級布置的恒心中運用“四種形態”。二是群眾所盼的要盡快地干,學習理論是為了提高修養,學習業務是為了提高業務能力,歸根結底是為了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干好事情首先要樹立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觀點,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事業的發展是靠人民的力量,靠群眾的智慧,靠集體的能力。毛主席曾說過,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我們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千古偉人在群眾面前仍然認為自己是學生,何況我們普通人,所以說任何時候都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但千萬別把他人不當回事;其次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主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試金石,發展好、實現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事業成功的保證,也是我們黨全部奮斗的最高目的,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該時刻牢記自己是普通一兵,只有服務的權力,沒有享受的權利。對于紀檢監察工作而言,要習慣在人民群眾的監督下工作,既要敢于運用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能,又要善于運用“四種形態”落實監督執行問責職能。三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事要敢于干。樹立工作成果是檢驗學習成效的觀點,學好理論、用好政策,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得到的實惠多,說明我們工作的成效大,人民得到的利益多,說明我們工作的方向對,人民事業得到發展的快,說明我們工作的方法好。只要符合中央要求、符合客觀需求、符合群眾所求的事,就要敢于擔當,就要大膽地干,拋卻畏難情緒,以充足的干勁、飽滿的精神契而不舍地干;忠誠干凈擔當是新時期黨員干部的坐標,也是紀檢監察工作人員的本色,貫徹好黨章,落實好黨規,把“四種形態”融入全部工作之中,注意在“小”上著力,在“早”上加力,在“底”上用力;常用第一種形態,營造干事創業的積極環境,多用第二種形態,制造干事創業的正能量,少用第三種形態,確保事業進取有為,杜絕第四種形態,造就社會風清氣正。紀檢監察干部要在遏制腐敗增量上營造不敢腐的氛圍,在減少腐敗存量上打造不能腐的環境,在消除腐敗現象上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有所作為,為敢于擔當者擔當,為敢于負責者負責。 (作者單位:淮南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劉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