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大通區試點村黨組織書記專職化管理,村干部發展有前景,待遇有提升,干勁更足了——夯實“堡壘”,迸發新活力
今年,大通區上窯鎮紅光村黨支部書記王松有了一個新職務——掛任上窯鎮黨委委員,列席鄉鎮黨委會議,這讓許多村黨支部書記十分羨慕。
優秀村黨支部書記,掛任鄉鎮黨委委員,這一“政治待遇”得益于大通區推行的村黨組織書記專職化管理舉措。自2016年起,大通區探索開展村黨組織書記專職化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崗位職責明、工作待遇優、前景出路廣、離任保障實”的村干部管理體系。“今年以來,區里共選拔了3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掛任鄉鎮黨委委員,掛任時間為1年,每月增發300元職務補貼。”大通區委組織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區還先后對3名不稱職村干部給予了免職、停職并停發報酬,樹立了獎優罰劣的鮮明導向。“村黨組織書記專職化管理,讓村干部政治上有晉升空間、經濟上有合理收入,真正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大家服務群眾的意識更強了、責任心更重了。”王松說。
突出“四化”導向,激活內生動力
村看村,戶看戶,黨員看干部,干部看支書。
該區將村黨組織書記納入區委組織部管理范疇,主要從工作時間、工作內容、薪酬待遇、發展前景四個方面對村級黨組織書記實施專職管理,確保專職書記騰出更多的精力做好本職工作。工作時間專職化,建立健全坐班、簽到、請銷假、去向告知等制度,全部實行指紋考勤,每月對考勤記錄進行一次全面審核并納入考核內容,變“兼職”為“專職”。工作內容專職化,明確村黨組織書記崗位職責,實行目標管理;建立“e鍵通”智慧黨建紀實管理平臺,村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工作者組成“智慧黨建”專干“AB崗”,以“實地督查+網上巡查”相結合的形式,通過每月督查、季度考核、半年述職、年度綜合考評等措施,對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兩委”任務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績效報酬直接掛鉤,做到任務有指標、考評有尺度、獎罰有依據,變“粗放”為“精細”。薪酬待遇專職化,根據綜合考評結果,按照三個檔級標準確定村黨組織書記基本報酬,評為一檔(優秀)村的黨組織書記,比照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后實發工資標準發放基本報酬。2017年,優秀(一檔)村“兩委”正職、副職和其他成員月基本報酬分別達到了2527元、2275元和2022元,較合格(二檔)村月基本報酬高出20%,變“輔收入”為“主收入”。發展前景專職化,每個村至少培育1-2名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每年開展選拔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掛任鄉鎮黨委委員、評選表彰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等工作,拓展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成長渠道和空間,變“單一化”為“多元化”。
“四項提升”工程,培養村級干部隊伍
為深化村黨組織書記專職化管理,今年大通區創新實施村干部“四項提升”工程,培養一支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村級干部隊伍,不斷提升隊伍凝聚力、職業吸引力、管理執行力和工作推動力。
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制定和落實好村干部長期培訓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抓好村干部年度培訓,推行村干部任職資格培訓,開展村干部學歷教育,力爭到2017年底,全區35歲以下村“兩委”成員全部達到大專及以上學歷。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深入實施“雙向培養”工程,注重把黨員中的致富能手列入村級后備干部隊伍中,把村級后備干部培養成農村發展帶頭人;加大培養鍛煉力度,安排村級后備干部參加在職村干部的崗位培訓;加強村級后備干部考察,建好后備干部隊伍檔案,做到備用結合、動態管理;探索公開招考等方式,提升后備干部整體素質。強化監督管理,建立村干部目標考核責任制,實行村干部辭職承諾制,落實村“兩委”正職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管理制度,建立權、責、利統一的激勵機制。抓好作用發揮,選拔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掛任鄉鎮黨委委員;作探索“優秀村書記+”模式,堅持優秀村幫帶鄰近村,發揮先進村示范幫帶作用,目前已有12個村黨組織結成幫扶對子。建立村級檔案服務中心,采取“1+N”模式(鄉鎮以美麗鄉村為中心建立檔案服務中心,帶動各村標準化檔案室全覆蓋),打造村級黨組織檔案管理服務體系,實現紙質檔案規范化、電子檔案信息化、服務群眾常態化,不斷提升村級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
(記者 朱慶磊 通訊員 胡 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