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集區激情滿懷邁進2018
難忘2017。
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1.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3億元,財政收入2.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3.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6億元,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0196元、13828元。
2017年,圍繞“三區”建設,在煤炭去產能、全區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形勢下,謝家集區積極進取、克難攻堅,統籌推進經濟、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進宜業宜居城區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仍需加快;財政增收壓力較大,民生等剛性支出逐年增加,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棚戶區和危舊房改造任務艱巨,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謝家集區也清醒地認識到了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展望2018,進入新時代的謝家集區直面困難和問題,科學構筑了新的發展藍圖:緊緊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突出結構調整,擴大有效投入,加快推進宜業宜居城區建設,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初步確定,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財政收入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5%和8.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節能減排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
圍繞新思路,謝家集區將著力創造新輝煌。
在發展實體經濟上著力,謝家集區將進一步夯實經濟發展基礎。著力提高招商實效,以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等經濟發達、產業密集地區為重點招商區域,突出重點產業、重點領域,著力引進一批發展前景廣、帶動力強、成長性好的項目,計劃簽約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5個、農業項目2個、服務業項目4個。強力推進項目建設,繼續推進項目建設攻堅,全年計劃安排2000萬元以上新建、續建項目44個,完成投資30.7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5個,完成投資18.5億元。全力搭建發展平臺,加快推進高端金屬制造產業園建設,規劃建設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現代化園區。全力保障宏泰鋼鐵完善各項手續,盡快達產,年產值達到30億元,謀劃啟動二期50萬噸特鋼項目建設。
在調整優化結構上著力,謝家集區將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大力提升新型工業規模,推進機械制造、化工、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延伸產業鏈條,促進“兩化”融合,提升產業整體水平。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依托宏泰鋼鐵等重點企業,抓好高成長性企業培育,促進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建材等產業做大規模、創響品牌。大力提升第三產業檔次,重點發展商貿服務、現代物流、文化旅游產業。支持淮礦物流、鑫森物流等企業做大做強,加快推進農副產品物流園、鐵路物流基地建設,推動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
在加快城鄉建設上著力,謝家集區將進一步提升城鄉宜居品質。堅定不移推進城市建設,圍繞引江濟淮、楚都大道、102省道改擴建等省市重大項目實施,統籌推進征地拆遷,保障工程順利建設。啟動實施平山路、謝三路、桂山路西延接二通道、健康路北延接謝三路4條城區道路暢通工程,打通城區道路循環體系。堅定不移改善農村環境,健全美麗鄉村建設管理機制,完成1個市級中心村建設,做好后續管護工作。
在發展社會事業上著力,謝家集區將進一步深化和諧謝區建設。全面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堅持大扶貧格局,動員全區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確保全年脫貧293戶545人、1個貧困村出列。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全年保障性住房新開工200套。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六項機制”,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全面排查和整治各類安全隱患,保持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在生態文明建設上著力,謝家集區將進一步加快美麗謝家集建設。多措并舉抓環境整治,繼續整治淮西湖周邊環境,采取超常規措施加強散狀物料堆場整治,保障淮西湖綜合治理項目順利推進。積極爭取市級專項資金支持,實施應臺孜區域覆土復綠三期工程,將沉陷洼地打造成生態寶地。持續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著力抓好垃圾清理、污水處理、河渠治理、鄉村綠化、集鎮和村容村貌改造等工作。全面落實“河長制”,嚴格執行畜禽養殖“三區劃定”,加強對淮河、瓦埠湖等水體的保護。積極推行“林長制”,開展植樹造林,積極爭創省級森林城鎮、森林村莊。
(記者 蘇 強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