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大通區集中開展了打擊非法采砂行動,進一步凈化了淮河沿線生態環境。
綠水關乎民生,青山關乎美麗,藍天關乎幸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7年以來,大通區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全力打好“三項整治”、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用綠色發展扮靚“產城一體、青山綠水”新大通。
“三項整治”,讓鄉村更潔凈更美麗
九龍崗鎮王樓村,是大通區較為偏遠的一個村。2017年以來,村民發現村莊環境在悄然改變:村里的保潔員,每天負責清運生活垃圾;改造后的衛生廁所已投入使用。“村莊環境變美了,群眾心情變好了,漸漸養成了文明衛生的好習慣。”村民李啟蘭說。
環境就是民生。大通區堅持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完善“四個一”工作機制,實現農村環境整治常態化,清運垃圾8000余噸,整治三大堆及水體污染問題1萬余處;完成農村污水治理工程規劃編制;率先啟動農村自然村改廁并完成馬廟村試點,鄉鎮駐地和農村中小學改廁年底全面完成。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九龍崗鎮西菜園中心村完工驗收,孔店鄉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項目啟動實施。將城鄉結合部等清掃保潔盲點路段全部納入到環衛市場化管理范圍,實現城鄉保潔全覆蓋。
動真碰硬,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圓滿完成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關停磚瓦窯企業6家、混凝土攪拌站4家和“小散亂污”企業1家,關閉(搬遷)畜禽養殖場7家、整治8家,完成蘑菇棚燃煤小鍋爐整治223個,取締露天燒烤12處。”
一組詳實數據,彰顯整治決心。2017年以來,大通區以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為重點,鐵腕治污、較真碰硬,向污染宣戰。堅決落實環保督察整改要求,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信訪件全部辦結,省委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基本整改到位,上窯工業集聚區、大通工業新區污水處理站建設和洛河鎮陳莊污水處理站升級改造年底完工。嚴把污染物總量控制和環評審批關,推進化工、水泥等重點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開展各類專項執法檢查,依法嚴厲查處違法排污行為。認真落實“河長制”,完成15處非法碼頭拆除覆土覆綠和3處排污口整治,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全力做好高塘湖、窯河等水域污染防治工作。持續鞏固上窯山、舜耕山封山禁采成果,加強礦山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推進全國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植樹造林1057畝。
守護青山綠水,打造生態文明樣板
看得見藍天,聞得見清新,綠水青山的生態環境,不僅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質樸期許,更蘊含著實現高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2017年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青山綠水,以更嚴的要求推動生態與發展雙贏,讓大通山水更加秀美、環境更加宜人,奮力打造生態文明樣板。”
強化環境保護,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以“管天管地管空氣”的氣魄,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重拳治理污染。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強化城區空氣質量監測和預警,加強道路揚塵、餐飲油煙、露天燒烤、物料堆場、施工工地等揚塵面源專項整治,抓好燃煤小鍋爐清理,打贏藍天保衛戰。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進污水入管工程,完成九龍崗地區污水接入城市管網。狠抓城鄉環境整治,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全面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有機統一。全面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推動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實施全民節能行動計劃,推動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尚。深化“河長制”體系建設,加大非法采砂、非法直排等行為打擊力度,實施高塘湖退網還湖工程;落實“林長制”建設,健全完善上窯山、舜耕山森林山石資源管護長效機制,確保完成年度1000畝植樹造林任務,堅決打擊非法開采和濫砍濫伐行為,推動封山禁采向封山育林轉變,打造老百姓身邊的青山綠水。
【記者手記】 還記得在里約奧運會開幕式上,一個細節令人難忘:每位運動員入場時,都會取一粒種子種在裝有土壤的小盒子里。綠色代表著環境,也寓意著希望和未來。大通區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合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有機統一,建設了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記者 朱慶磊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