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紀略
每個周末,30歲的段汶君都會拿著相機出門,逛大街、穿小巷。她是田家庵區泉山街道西苑社區的居民、攝影愛好者,也是一名志愿者,喜歡用鏡頭捕捉田區人的笑臉。
2017年3月,田家庵區委宣傳部組織開展了舜耕山環山綠道凈化宣傳活動。6歲的李雨晨跟隨志愿者爸爸一同參加,她忙前跑后地把看到的廢紙、塑料袋、飲料瓶撿起放在爸爸拿著的大垃圾袋中,雖然春寒料峭,可她小鼻子上都是汗,爸爸拿出手帕,在手帕輕觸小鼻尖那一刻,段汶君迅速按下了快門。
公交車上讓座的年輕小伙、給空巢老人做飯的愛心人、拿著小鏟子清理小廣告的紅領巾……看到相機里越來越多的笑容,段汶君覺得,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文明氣息日漸濃郁。
近年來,如段汶君一樣,很多市民說,通過精神文明建設,“文明田區”的美好景象逐步定格在心目中。
精神:春風化雨,涵養“田區氣質”、點亮“城市心燈”
有一種財富叫“精神”,有一種風尚叫“文明”。文明創建的精神引領,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田家庵區始終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在高速路口、工地圍擋、公園廣場、馬路綠化帶……500余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的中國夢等公益宣傳板牌,成為田家庵區一道亮麗風景,使之知曉于千家萬戶,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宏大實踐。50歲的洞山街道中興社區市民李萍受到感染,自編了《核心價值觀之歌》:“富強民主是首要,文明和諧有禮貌。自由平等真幸福,公正法治見實效。愛國敬業心向黨,誠信友善常微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每位市民須記牢。”這首歌在社區居民中廣泛傳唱。
將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涵養文明成為城市的一種氣質。
“最美”故事來自民間,“英雄之美”最具感召力。田家庵區始終把“道德講堂”建設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文明創建考核內容。2017年,100多場各種類型的“道德講堂”覆蓋了全區的機關、學校、社區、企業、村鎮。
模范涌現,新風文明矗起“精神地標”。2017年以來,田家庵區推薦當選中國好人及提名3人。同時,評選田家庵好人20名,推薦當選安徽好人及提名6人、淮南好人10人、市第五屆道德模范6人。
城市的未來,取決于生活在這里的每個人。“你不平凡,田區便偉大;你不冷漠,田區便溫暖”,志愿活動風起云涌。在全區80余個城市社區建立志愿服務廣場及工作站,基本實現志愿服務陣地城市社區全覆蓋;黎明社區作為全市唯一志愿服務社區,成功參評全國2017年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候選最美志愿服務社區……截至目前,全區成立志愿服務隊伍近200支,注冊志愿者5萬余人。他們積極從事各類志愿服務,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送上溫暖。
實干:革故鼎新,破除“創城頑疾”、提升“惠民指數”
2017年,田家庵區成功蟬聯省級文明城區榮譽稱號,當選第二屆安徽省文明城區。“我們不僅僅是為了拿一塊牌子、獲一次榮譽、多一項政績,而是要通過抓創建,從根本上提高田區的發展水平,提升田區的發展層次;通過抓創建,實實在在地辦實事、辦好事,讓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區負責同志的一番話,道出田區文明創建的“真諦”。
該區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借文明創建大勢,做解決問題之事。成立區級指揮部,各鄉鎮、社區,各部門黨委一把手任分指揮長,一個個“難啃骨頭”被列入創建清單,未取得成效前,絕不“銷號”。
環境展現城市形象,秩序彰顯市民素質。創造優美環境,打造優良秩序,帶來一場城市大變革,文明大提升。
整治公共環境,以“黨員奉獻日”為契機,組織黨員開展清潔城市環境活動。利用志愿服務日,對城市公共場所開展環境大整治。
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項整治”,持續改善農村環境面貌,2018年初,順利通過省農村“三項整治”檢查驗收;建設文明村鎮,成功創建全國文明村鎮1個、省級文明村鎮3個、市級文明村鎮6個;建設美麗鄉村,全面推行了農村環衛市場化管理,環衛專業保潔實現城鄉全覆蓋,省、市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曹庵鎮政府駐地、宋王村、尹祠村均順利通過驗收。
如果說,一系列整治行動帶來的城市環境總體改變是創城效果的綜合體現,那么,改造老舊小區環境,打造市民“家門口”的變化,則是創城的一個“特寫”。2017年,全區維修改造小街小巷10條,改造疏通老城區雨污管網36條,安裝太陽能路燈420盞。
如今,多個老舊小區臟亂差現象,被濃濃的文化氛圍,暖暖的人文氣息所取代。龍泉街道龍泉社區居民王可樂說:“起初,大家覺得創建不過就是貼貼標語、喊喊口號,沒想到給小區環境帶來了如此巨大的變化。”人們開始像裝修新居一樣裝飾、美化小區。有的在樓頭墻壁上畫上了山水畫,供居民欣賞;有的從外地帶回花籽,種出的鮮花香艷欲滴……2017年,田家庵區還評選表彰了美好小區40個。
“如今,我市已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號角,作為中心城區,能否率先過關,考察的是長遠發展的眼光,考驗的是城市管理的能力,考量的是務實擔當的作風。在近期的自查中,不可置否,我們發現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所以全區上下一定會打起十分的精神,付出十分的努力……”區負責同志如是說。
(記者 張靜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