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淮南日報》報道,2017年9月28日,“淮南好人館”在淮南師范學院正式開館,并面向社會公眾開放,這標志著淮南有了一個展示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先進事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陣地。這其中有被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全國道德模范”張寶、“跪著上課”的小學教師李元芳、“帶著父母上大學”的淮南師范學院畢業生沈海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先進典型。
筆者以為,淮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應以“淮南好人館”為載體,將其建設成為淮南文明創建工作的地標,用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先進榜樣,春風化雨般感化身邊的其他人。
廣泛宣傳,提升“好人館”知名度。提高一座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自然需要增強輿論宣傳力度,此舉對“淮南好人館”也同樣適用。淮南市及淮南師范學院應加強對“淮南好人館”的重視力度,積極對館內開展的相關活動進行宣傳,或組織媒體記者和市內作家走進館內采風,親身實地采寫一批有血有肉的新聞和文學作品。
積極動員,增加“好人館”參觀量。開館第三天,淮南市委中心組成員來淮南好人館參觀學習,之后,淮南市人民檢察院、淮南市讀書學會、孔店中學、吳大郢芝英希望小學等單位陸續到好人館參觀學習;茨蠋煼秾W院為充分發揮“好人館”示范引領作用,實現場館育人功能,推進學校精神文明創建和文明校園建設,分批次、有序組織全校師生參觀學習,對增加淮南好人館的參觀量以及擴大影響力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加強管理,實現“好人館”規范化。據了解,淮南市文明辦以及淮南師范學院黨委宣傳部,作為“淮南好人館”的校外、校內主管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共同做好“淮南好人館”的對外開放、人員接待、日常管理等相關工作,為“好人館”的規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內外兼修,將“好人館”成為淮南文明創建的“地標”。中國文明網評論稱,所謂“地標”,必須具備物質和精神兩大層面。一是建筑物本身的規模、高度、外形,與城市的外觀特征相融合。二是它所透露出來的氣質,表現在精神文化對人的引領,能夠影響城市發展進程,并能引導潮流。“淮南好人館”也應該對照以上內容,做到內外兼修,不僅加大對館內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更應該提升內在的思想文化引領作用,使其真正成為淮南市乃至全省文明創建工作的“地標”!
(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