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好人、鳳臺食用菌產業園群體抗雪災紀實
還記得年初的那場暴雪嗎?在那場災害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好人好事。最新評選出的一批淮南好人,都是在那場暴雪中的英雄。
1月4日,位于桂集鎮的鳳臺縣食用菌產業文化園遭遇大暴雪,園區建有300多個香菇大棚,其中有176個是政府為全縣38個貧困村建設的扶貧車間和輔助車間,關系1000多貧困人口的脫貧工作,情況萬分緊急。鳳臺縣食用菌產業文化園的員工們緊急行動,讓大棚經受住了暴雪的考驗,最大限度地保住了公司財產安全。
近日,因鳳臺食用菌產業園群體抗雪災保財產的義舉,他們集體被評為了淮南好人。
先公后私的胡牧
1月4日,位于桂集鎮的鳳臺縣食用菌產業文化園遭遇大暴雪,面對大暴雪,園區負責人胡牧,臨危不亂,迅速組織了200多人的搶險隊伍,冒雪購置除雪器材近20萬元,有條不紊地對園區300多個香菇大棚進行加固除雪。雪越下越大,胡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這個園區300多大棚中有93個是政府投入為全縣38個貧困村建的扶貧車間,還有扶貧車間的輔助車間83個。這是38個貧困村的集體資產,是1000多貧困人口脫貧的希望!一定不能有損失。于是,他調動人力、物力,首先對100多個扶貧車間進行緊急加固、反復除雪施救,經過一整天的奮戰,100多個扶貧車間完整屹立在大雪中。扶貧車間是保住了,可是他自己投資的100多個大棚,卻被大雪壓壞了30多個,直接經濟損失100多萬元。
馳援不畏險的楊業海
由于人手不夠,胡牧打電話給做大棚生意的楊業海尋求幫助。楊業海二話沒說,天沒亮就帶著六輛越野車,30多個小伙子直奔大棚。楊業海用他多年的經驗一邊指揮著弟兄們加固大棚,一邊拿著手電鉆親自加固。兩天一夜的奮戰,300多大棚得到全部加固。胡牧感動的不知說什么好,安排好飯店,備好了資金感謝楊業海和他的弟兄們。楊業海說:“胡總,您這樣做太外了,莫說我們是朋友,就是陌生人,救災我也不能收費,更不能去大吃大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痹捯魟偮洌謾C響了,他父親打來電話告訴他,家里的2000多平米的車間廠房,被雪壓塌了。楊業;卮鹫f:“老爸,別急,天晴了我來修復”。隨后,楊業海等人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另外一個基地救災。
受傷不下火線的王德光
大王村農民,71歲王德光加入了抗雪救災的隊伍中。雪越下越大,棚頂雪厚度已超40多公分,大棚承重已達到極限,非常危險。王德光不顧個人安危,拿起撐棍,震動大棚,讓雪快速滑下。王德光用盡全身力氣震動大棚,一塊塊厚厚的雪塊滑落下來,大棚升高,突然一根鋼管撐柱斜坡倒了下來,砸在王德光的頭上,鮮血流了下來,公司安排好車要送王德光去縣醫院治療,王德光說,沒啥,這鎮上有醫院,我自己去包一下就行,你們快點扒雪救大棚。隨后,王德光把頭包了一下,帶個帽子,下午又來參加抗雪搶險?伤依500多平方米的車棚被壓塌了。
不讓須眉的好大姐程龍俠
巾幗不讓須眉,誰說女子不如男。55歲的程龍俠在這次特大暴雪搶險中,她的事跡傳為佳話。作為公司的高管程龍俠帶領公司100多名女工奮戰在第一線。她把女工分成5個小組,發放除雪工具,進入緊張地除雪大戰。雪越下越大,棚間距的雪厚超過了1.5米,給大棚清雪帶來了極大難度。程龍俠組織女工,從大棚內部震動除雪,經過10個多小時的奮戰,程龍俠所管轄的50多個大棚脫離了危險。剛想松口氣的程龍俠聽到有人呼救:“快來人,這邊大棚要倒。”程龍俠趕緊帶著隊伍迅速趕過去,又經過10多小時的緊張搶險,300多大棚,270多個安全無恙。巾幗不讓須眉程大姐在特大暴雪面前,不懼危險,在抗雪救災中堅持戰斗了近30小時。
關鍵時刻好黨員陸輝
災情不容怠慢,在千鈞一發之際,30歲的黨員陸輝,沖鋒在前。他帶領救災小分隊,搶險自救,讓公司300多大棚經受住了暴雪的考驗,最大程度地保住了公司財產安全。
凌晨2時,雪越下越緊。應對突如其來的災情,陸輝帶領公司抗雪搶險小分隊,經過簡短地分析、研究和商定,一場抗雪搶險攻堅戰迅速打響。為了鼓舞干勁,陸輝身先士卒,冒著大雪,奔波于百畝大棚之間,針對大棚實際狀況做好安排部署。他懷抱高壓水槍,爬上大棚頂端,把近50公分厚的雪融化,他動作敏捷,兩個多小時,使即將變形的20多個大棚恢復原狀,眼看其他的大棚吱吱作響,骨架變形,即將倒塌,危急時刻,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手持高壓水槍,肩扛人字梯,同員工一起戰斗。隨著雪量增大,大棚通道積雪越來越深,陸輝意識到,如果不想辦法,還有150多大棚在倒塌的邊緣,他深知這些大棚如果倒塌,價值400多萬元的100多萬只菌棒將有危險。這些菌棒可是全省10個貧困村的經濟來源。陸輝靈機一動,開動鏟車,將大棚道路上半人深的積雪清除,為清理大棚頂上積雪開辟了通道。他再次爬上5米多高的大棚頂端,繼續清雪。經過近10個小時的奮戰,終于使150多個菌棒培養大棚安然無恙。而陸輝卻累得筋疲力盡。
(記者 李鈞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