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每進城看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公園、街道、公共場所都羨慕至極嘖嘖稱贊,而看到臟亂差的環衛死角則掩鼻而過深感痛心。環衛工人休息時,我常湊近他們,和他們促膝談心,詢問他們工作情況和薪水報酬。我為環衛工人點贊,感謝他們為天藍地綠山清水秀作出的貢獻。
漫步街頭時,看到行人對環保截然不同做法,給我的心靈烙下了深深的印跡。大多人們養成垃圾進桶,垃圾不落地的良好習慣。個別孩童亂扔垃圾因年幼無知尚可原諒,少許成人在大庭廣眾下亂丟垃圾則引來眾人的鄙視目光。生態環境只有靠人人治理、法律約束、道德規范,才能呈現藍天綠地水秀山青的靚麗生態環境。
我家住農村,昔日的優良生態環境逐漸消退,垃圾包圍村莊,田野到處是五顏六色的塑料袋。化肥農藥施用過量,魚蝦瀕臨滅亡,往昔瓢水碗蝦空手逮魚的糧茂魚豐景象已不復存在。當我陷入扼腕嘆息迷茫無助的困境中,黨和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提出打好藍天保衛戰,將生態環境的治理提高到人類生存的重要議事日程上。生態環境的治理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大事,是造福當代惠及子孫的千秋偉業,我豁然開朗陰霾頓掃,我對生態環境治理欣喜若狂。
我的家鄉像城里一樣投放垃圾桶配備環衛工人是從2017年開始的,廣大農民對治理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拍手稱快。一堆堆存放多年的垃圾不見了,污水溝改造成清水塘,旱廁改水廁正在進行中。穿著黃馬甲的環衛工人穿行在村莊公路上打掃衛生撿拾垃圾,鄉里人也過上了城里人潔凈舒心的日子,一輩子生活在農村的我打心眼里感謝黨和政府。每當環衛工人到我家清理垃圾,我都拿煙敬茶,投以敬佩的眼光。村民主動將垃圾投放垃圾桶,村村講衛生,戶戶比潔凈漸成風氣。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生態文明建設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加強生態文明宣傳力度,提高公民的生態文明素質,使生態文明知識、政策家喻戶曉。在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開展移風易俗樹新風活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的綜合治理體系。對生態文明建設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獎懲。市縣做到每年有檢查,鄉鎮每季度一查,村、街道每月一次檢查。檢查結果按分數張榜公示,靠前名次獎勵,靠后名次問責,使我市生態文明建設轟轟烈烈扎實有序。
隨著我市城鄉環保全覆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開展,公民生態文明意識日益提高,美麗淮南定會傲然綻放神州大地。(馬多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