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區加強礦山環境治理促進綠色發展
6月初,驅車穿過蜿蜒的山路,進入山坳里的八公山振旺精品石料清洗廠柏架山環境治理項目處,眼前的景象煥然一新:湛藍的天空下,是一片開闊平整的土地,曾經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山已經披上了綠色新衣,曾經堆滿碎石的采石坑口已經雨水積淀成水面,綠波蕩漾清澈見底……這是八公山區推進礦山環境治理的一個縮影。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近年來,八公山區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把綠色作為八公山最美的底色,加快推進生態修復治理、環保問題整治等工作,持之以恒推動綠色發展、綠色富區、綠色惠民,努力打造生態新優勢。
“守住生態,為八公山的將來儲存幸福。”
八公山區山石資源豐富,全區曾有分布廣泛的14個采石塘口,整個山區機聲隆隆、馬達轟鳴、開山炮聲不斷、煙塵鋪天蓋地……多年來周邊群眾“靠山吃山”,盲目開山采石,使地區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受到較重破壞。
2014年底,八公山區全面拆除轄區內證照不全的石料、石灰加工企業;近幾年來也始終保持非煤礦山整治的高壓態勢,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非法盜采山石資源行為。
但是,經過多年露天開采,八公山的地質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出現不少光巖壁、亂石堆,不但造成水土流失,還存在地質災害隱患。
加強礦山治理和生態修復,還八公山一片綠水青山,成為當地老百姓的迫切愿望,也是當地政府的職責所在。“八公山守住了生態,就守住了幸福。現在的生態修復,是為八公山的將來儲存幸福。”
“生態治理,讓八公山的山更青水更綠空氣更清新。”
在八公山振旺精品石料清洗廠柏架山環境治理項目處,記者了解到從今年3月份項目啟動至今,已經投入220多萬元,平整出林地150畝,灌草地200多畝,栽種了桂花、香樟、廣玉蘭等6個品種的12000多棵樹,播撒草籽500多公斤、花籽200多公斤。“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一步我們將在加強生態修復的同時做好‘用綠’文章,發展垂釣休閑類旅游項目,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項目負責人陳宏山談到治理成效以及今后公司發展方向時,信心滿滿。
在淮南市運輸公司八公山建筑材料廠采石塘口治理項目處,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平整過的開闊地面上栽種刺柏、紅葉石楠等存活率較高的樹種,往斜坡上撒種草籽。“你看,這里的水多清!水底的石頭都看得清清楚楚。”該項目負責人李芳銀指著栽種區旁邊的水塘告訴記者,這里本來是堆放碎石形成的坑口,這幾年因為沒有開采山石,經過雨水積淀自然形成了水面,他們將在水塘四周搭建綠色圍護欄,進一步保護水質環境。“這座山頭因為過去炸山開采已經凹凸不平,我們計劃沿山栽種爬山虎,爬山虎一般一年能長一兩米,這樣經過兩到三年生長,爬山虎就可以鋪滿整個山體。”他指著湖對岸的禿頭山高興地說,到時候這座禿頭山就能重披“綠衣衫”了。
“礦山環境治理對我們群眾來說是大實事、大好事!”正在栽種樹木的李大爺是附近的村民,他相信治理之后,山青了,水綠了,環境好了,他的生活也更美了。
“運輸公司石料廠、振旺石料廠這2個治理項目是我們區今年上半年實施的,6月底前全部完工。”陪同記者采訪的八公山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說,為了保障非煤礦山環境治理項目順利進行,八公山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強化監管,對項目實行領導帶隊每周一次巡查,每天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在采石塘口內及多個路口,安裝監控攝像頭,鏈接值班室電腦及值班人員手機,全天候監控,嚴防項目施工期間出現盜采、偷運行為等。
“常護常新,讓百姓享受實實在在的生態福利。”
近幾年來,八公山區將可綠化的石質山和采石塘口作為每年區造林綠化的重點,見縫插綠,能綠則綠,全區綠化面積逐年增加;實施區屬地方廢棄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治理恢復林地33.14公頃、精養魚塘11.68公頃……一項項治理工程,一個個務實舉措,都是在呵護一片綠水青山,打造一方凈土藍天。
“今后我們將繼續堅持生態為基,推進綠色發展。”采訪中,該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該區將注重常護常新,建立健全長效保護機制,強化環境綜合治理,打造可持續、可發展的生態環境,加快建設美麗八公山。
(記者 何婷婷 通訊員 石成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