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強戒所連續20年實現“六無”安全目標
近萬名勞教人員、1100余名戒毒人員從這里重新步入社會,走向新生!
在安徽省戒毒系統率先實現連續20年“六無”安全目標,在全國戒毒系統中位居前列,在全省戒毒系統排名首位!
多年來,淮南強制隔離戒毒所強化政治引領,提升安全理念,以勤補拙,創新管理,把治本安全觀滲入工作的各個環節,推動場所安全管理由“治標”向“治本”的轉變,為淮南社會和諧穩定、平定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成為構筑平安安徽的重要基石。
加強安全管理,為平安20年落實制度保障
對于監管場所來說,安全二字是“持久戰”、“運動戰”和“消耗戰”,有起點,無終點,非一役之功。
淮南強制隔離戒毒所明確細化崗位責任,通過工作目標考核等方式和重大安全指標“一票否決”等措施,把安全責任落到實處。堅持抵近管理和貼身管理,做到“現場不離人、24小時不脫管”;從“面”上嚴格三大現場管理,從“線”上規范戒毒班組管理,從“點”上強化零星人員管理,做到管得細、把得緊、控得嚴。在內部防范上早抓早防,規范探訪管理,在重點防范上特抓特防,對重點人員做到動向明、布控嚴,在重要節日、重大會議等敏感時段做到全員參與、高度戒備。
同時,淮南強制隔離戒毒所充分發揮安全排查機制的預防監測作用,做到“未動先知”、超前控制;注重安全排查的經常性,年均開展各類安全檢查80余次,做到無死角、沒盲區。充分發揮應急處置機制的終級防線作用。建立較為完善的應急指揮體系、應急救援網絡、應急處置預案和警戒護衛隊,內外結合保平安。
提高矯治質量,為平安20年提供基本保障
“毒品毀掉了我的前半生,但我不能再讓它支配我的下半生。”4月5日清明節,在醫院母親的病床前,吸毒人員李某咀嚼著淚水的滋味,清晰而堅定地說出了這句話。作為我省首例因家人病重特批辦理提前解戒的強戒人員,李某的身后,既有戒毒所民警無數日夜的一線辛勞,更有親人們血濃于水的殷殷期盼。
淮南強制隔離戒毒所在勞教工作時期積極推進特色創辦,安全生產八法、獎懲聽證、幫教聯系、勞動技能等級考核等制度創新成果在全系統推廣應用。在履行強制隔離戒毒職能后,積極推進教育轉型發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聯辦教育,與淮南市五所高校合作共建心理教育矯治研究中心、法律專業教學實踐基地、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基地,與民盟、“黃絲帶”等民主黨派和社會團體簽訂聯合幫教協議,與淮南聯合大學政文系合作開辦“國學講壇”,增強了教育矯治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同時,強戒所把太極拳康復練習確定為戒毒人員康復訓練的重要內容,為戒毒人員康復訓練探索一條適合對路的健身途徑;加強與戒毒人員住所地鄉鎮(街道)、社區、派出所、司法所的橫向聯系,實現幫教安置工作的有序銜接;將管理模式與教育學分緊密掛鉤,獎分、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有機結合,多層面激發戒毒人員戒治熱情。
加大權益保障,為平安20年營造人文環境
5月26日,淮南強制隔離戒毒所二大隊吸毒人員曹某家庭突發變故。鑒于該戒入隊以來一直積極的戒治表現,隊、所領導非常重視,上下聯動,一方面給予了當事人極大的人文關懷,彰顯了淮南所人性化戒治理念;同時按照規定程序逐級請示、報告,妥善解決了曹某及家人的訴求。
多年來,淮南強制隔離戒毒所著力強化生衛保障,推進伙食管理、衛生管理、醫療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戒毒人員生活費投入逐年遞增,與淮南市第三人民醫院簽訂醫療合作協議,場所多年來無重大疫情、無食物中毒、無病亡現象發生。著力推進公正文明執法,實現特困救助、勞動報酬制度,落實生日餐、病號餐、民族灶等生活處遇,多渠道保障戒毒人員合法權益。
在強戒所,集電子圖書閱覽、計算機培訓、校園網站、心理測試四大功能于一體的微機中心和文體活動中心,讓戒毒人員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以“淮南子”歷史文化和淮南特色景觀為主題的文化墻、張貼溫馨勵志寄語、啟用音樂治療室、宣泄室、心理咨詢室、開通心理熱線……一項項貼心舉措,使戒毒人員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重塑自我。
二十年歲月崢嶸,淮南強制隔離戒毒所幾代人無私奉獻,默默堅守,苦干鑄平安。站在平安20周年的節點上,淮南戒毒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勇拼搏,砥礪前行,為建設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而不懈奮斗。
(記者 柏松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