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空間拓展,“淮貨出海”規模擴大,雙向投資日趨活躍,實體消費平穩增長——我市商務經濟半年答卷亮點頻頻
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有新突破,外貿進出口增幅居全省第一,利用外資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
對標對表高質量,淮南商務經濟上半年步履穩健,亮點紛呈,在國際經貿舞臺上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今年以來,全市商務系統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問題為導向,黨建學省直,對標學合肥,以全面完成商務經濟核心指標為主線,繼續實施科技興商、人才強商、項目立商戰略,加強外資外貿外經“三外聯動”、“內(貿)外(貿)聯動”,消費促增長作用不斷增強,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利用外資持續增長,對外合作深入推進,全市商務運行呈現持續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
強實體,穩根基。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十三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實施意見,同時,密集出臺淮南市促進外資增長的實施意見、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意見、淮南市加快展覽業改革發展實施方案、2018年市級外貿促進政策、2018年商貿流通業發展促進政策、淮南市加快電子商務發展若干政策、農村電商全覆蓋鞏固提升行動實施方案……一系列商務政策著眼于引導、支持實體企業在更廣領域集聚國內外先進要素資源。政策引導有力,市場空間擴展,企業動力增強,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商務產業體系的路子越走越寬。
外貿開局良好,內生動力增強。全市商務系統依托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區位條件和比較優勢,加快外貿轉型升級,一手抓訂單,一手抓品質,“淮貨出海”規模不斷擴張。1-6月份,全市進出口2.27億美元,增長1.7倍,增幅居全省第1位。出口產品結構不斷優化,逐步提升的競爭力成為外貿新優勢。全市機電產品進出口8547.99萬美元,增長11倍;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336.58萬美元,增長1.56倍;服務貿易額3387.9萬美元,增長10.8%。
“引進來”與“走出去”雙輪驅動。高水平“引進來”與大規模“走出去”是新時期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特征。從“引資”到“選資”,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新常態下,我市經濟也與世界經濟積極融合,深度互動,雙向投資日趨活躍。1-6月,我市實際到位外商直接投資1.48億美元,增長6.2%,完成序時進度的57.9%。我市在建外經項目涉及沙特、馬來西亞等5個國家7個項目50多億元合同額。全市對外工程承包新簽合同額5679.95萬美元,外經帶動外貿出口5201.64萬美元。
“一帶一路”聯通世界,淮南企業借力東風遠行。2018世界制造業大會和2018中國國際徽商大會、第28屆華交會、第123屆廣交會……全市商務系統借助境內外會展平臺,招商引資風生水起,“一帶一路”新空間日益拓展,開放發展新動能加速集聚。1-6月,我市與亞洲市場進出口1.48億美元,增長3.05倍;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2億美元,增長3.94倍,進出口總額占全市進出口額的52.86%。
實體零售增勢平穩,消費潛力持續釋放。我市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成為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上半年,我市消費品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0.5億元,增長11.5%,增速較一季度提高3.6個百分點,呈回升態勢。其中實現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78.5億元,同比增長11.1%。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收入74.4億元,增長11.4%;餐飲收入4.1億元,增長6.2%。
環境優,市場活。全市商務系統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實施商貿主體培育壯大工程,市場主體信心提振、活力迸發。1-6月份,全市新增限上商貿單位76家、總數達615家,新增外貿實績企業26家、總數達134家,新增企業均提前超額完成省下達全年任務。重點民營企業發展加速,全市民營企業進出口額1.71億美元,增長173.14%,占全市進出口額的75.07%。樂森黑馬獲批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4家商貿企業榮獲省連鎖業十強,紅星美凱龍等一批商貿綜合體相繼竣工投產。(通訊員 吳 剛 記者 周 玲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