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飛騰天然氣有限公司系列報道之三
位于平圩經濟開發區的淮南市龍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礦用產品生產的民營企業,以前主要以煤炭為主要燃料。今年,企業率先實施“煤改氣”工程,用天然氣取代煤炭,實現了清潔生產。
走進企業鍋爐車間,記者依稀可見“煤改氣”的痕跡:4臺燃煤鍋爐已被拆除,2臺燃氣鍋爐正在運行,已不見煤炭燃燒的熊熊爐火。“燃氣鍋爐很干凈,沒有煙塵污染,作業環境明顯改善了。”企業員工張師傅告訴記者。
天然氣取代煤炭,上演的是一場能源革命。飛騰燃氣公司進駐潘集區后,主動服務轉型發展大局,以實施“煤改氣”工程為抓手,積極為工業、商業提供天然氣新能源,為潘集轉型發展注入了綠色新動能。
推廣天然氣,為潘集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潘集區是能源大區,煤炭資源豐富,以前是工業、商業的主要燃料,但也造成了環境污染的問題,PM2.5居高不下,成為不可承受之重。隨著生態文明建設被提上國家戰略高度,實施“煤改氣”工程,推動天然氣取代煤炭,成為潘集區推動轉型發展的現實選擇。
“天然氣是一種潔凈環保的優質能源。天然氣的推廣利用,是破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僵局的‘密鑰’,能從根本上改善環境質量,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潘集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區委、區政府將天然氣項目列為重點工程,加快管道天然氣建設,加快“煤改氣”進程,要求實現工業企業“煤改氣”全覆蓋。同時,潘集區住建委發布了《關于配套建設管道燃氣設施的通知》,明確新建小區按照《潘集區天然氣配套建設實施意見》規定,將燃氣配套設施列入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內容,嚴把工程驗收關,對不符合燃氣配套建設標準的工程不予驗收;對未配套建設的商業小區,積極協調補裝天然氣管道,推動商業“煤改氣”“電改氣”。飛騰燃氣公司積極跟進,優先向工業區完善燃氣管道配套設施,一期征地15畝,鋪設中壓管線30余公里,正在加快建設儲氣量為8萬立方米的天然氣儲氣站,全力做好氣源保障。
實施“煤改氣”,推動企業節能改造和清潔生產
“天然氣直接通到鍋爐車間,最直接的感受是作業環境的改善。同時,減少了煤炭運輸、堆放環節,為企業發展節約了成本、騰出了空間。”實施“煤改氣”后,淮南市龍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有著切身感受。
關于“煤改氣”的好處,該企業負責人和記者算了“兩筆賬”:一是環境賬,工業鍋爐每燃燒1噸標準煤,就產生二氧化碳2620公斤,二氧化硫8.5公斤,氮氧化物7.4公斤;二是經濟賬,相比較煤炭,使用天然氣的成本雖然提高了,但天然氣燃燒值高、無污染,是企業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
淮南市龍企糧油有限公司,是潘集區較大的一家糧食加工和倉儲企業。近日,記者前往企業采訪時,正逢企業工人安裝燃氣烘干爐。“此次共安裝了12臺燃氣鍋爐,全部使用燃氣,預計8月底可安裝完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使用燃氣烘干爐,既有利于改善生產環境,也有利于提高糧食品質,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同時方便了糧食存儲。
推進“煤改氣”,飛騰挑重擔。飛騰燃氣公司勇擔社會責任,促進工商業用戶降本增效、增收節支,為政府推動節能減排和招商引資創造有利條件。為確保平圩開發區工業用氣,企業已將中壓管網鋪設到位,并在開發區選址新建了一座900立方米LNG儲備站。同時,主動與園區企業聯系,加快推進“煤改氣”步伐,目前已與13家企業達成了“煤改氣”意向。
念好“安全經”,讓用戶用氣更省心更安全
“一旦發生漏氣現象,要第一時間關閉燃氣閥門。”近日,飛騰燃氣公司工作人員上門為一家酒店開展上門安檢服務,受到酒店好評。“燃氣公司工作人員每月都會主動上門開展一次安檢,我們使用天然氣很安心。”酒店負責人告訴記者。
企業發展,服務為上。飛騰燃氣公司大力倡導上門貼心服務,推行“四滿意”服務工作方針,即符合安全規范才滿意、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才滿意、客戶滿意才滿意、自己滿意才滿意,為用戶提供文明優質周到的服務,讓用戶用氣更安心。
安全是使用燃氣的生命線。飛騰燃氣公司堅持安全從源頭抓起,實現燃氣安全“全過程”管理。定期開展施工質量、施工安全培訓,做到國家規范必堅持、企業規范高要求;開展管線安全巡查,巡線工每天最少巡查兩次,做到巡線記錄明確,事件記錄清晰,危害破壞及時上報;強化場站安全,堅持場站管理制度化、人員操作規范化、行為準則職業化,定期培訓、消防演練,提升操作工應急處理能力;開展客戶安檢,做到安檢率百分之百,登記記錄明確,按照國家燃氣管理條例規定,確保每年每戶安檢不得少于一次;定期舉行安全培訓,每年定期開展消防演練,強化員工和居民安全用氣意識。同時,開通24小時維修搶險電話,由專人負責,接到維修搶險電話,第一時間進行處理,確保千家萬戶安全用氣。2012年企業成立以來,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市委十屆五次全會提出,要著力在轉型提速高質量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上突破。飛騰燃氣公司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企業將以市委十屆五次全會為指引,加快管道天然氣建設,加速推進“煤改氣”進程,推動能源結構持續改善,為潘集區打贏藍天保衛戰、實現轉型提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充足的綠色能源保障。(記者 朱慶磊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