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村和社區“兩委”換屆工作綜述
村和社區“兩委”換屆工作自6月初啟動以來,我市堅持統籌謀劃、精細操作、穩步推進,日前全市村和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已圓滿完成。換屆后新一屆村和社區“兩委”班子成員7521人,平均年齡42.96歲,較上屆下降5.54歲;大專以上學歷3578人,占比47.57%,較上屆提高16.5個百分點。新一屆村和社區“兩委”班子中交叉任職2158人,占28.7%;“兩委”正職“一肩挑”的村563個、社區177個,占67.8%,兩項比例均較上屆大幅度提升。
堅持科學謀劃,下好“先手棋”
我市超前謀劃,堅持“調研摸底、離任審計、集中整頓”三結合,筑牢換屆工作基礎。
換屆工作啟動前,市委組織部提前調查摸底,成立5個調研組,分赴各縣區開展調研,切實做到“六個摸清”。對全市村和社區進行了全面審計,共審計“兩委”干部5444人。堅持“先整頓、再換屆”,完成63個軟弱渙散村和社區黨組織集中整頓工作,著力鞏固打擊“村霸”成果,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打擊涉黑涉惡村干部,形成了強大震懾。換屆啟動后,全市各縣區、鄉鎮(街道)層層召開動員會,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座談會精神,確保上級部署貫徹落實到位。按照分級負責、層層培訓的原則,分縣(區)干部、鄉鎮干部、駐村工作指導組、村黨組織書記及村選委會成員4類培訓,印制下發指導手冊2800余本。市縣鄉共召開換屆工作培訓會353期,培訓16426人次,有效保證相關人員熟知換屆程序,嚴明換屆紀律。
堅持督導指導,亮出“組合拳”
市委堅持問題導向,完善制度,強化督導,確保換屆工作扎實有序推進。
建立市領導聯系指導制度,所有市委常委均安排聯系指導1個縣區,采取“市領導+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包保縣區的方式,強化責任落實,保證換屆各項工作任務推動有力。建立換屆工作流程圖和進度表,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換屆工作進度每日向市領導匯報,市換屆辦印發簡報17期,對換屆工作的選情動態和先進經驗進行推廣。組織各縣區換屆工作負責人前往武漢市考察調研,學習提高“一肩挑”比例的經驗做法。開展換屆知識測試,共1737人參加測試,對測試不合格人員進行通報,確保換屆工作人員能力過硬,水平過關。成立了7個市級巡回督導組,分片對各縣區換屆選舉工作進行督查指導,開展巡回督導9輪,對全市90個鄉鎮(街道)實現督導全覆蓋,全面掌握換屆選舉工作動態,及時反饋存在問題。換屆工作開展以來,省委換屆督導調研組三次赴我市開展督導工作,對我市換屆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堅持正風肅紀,樹立“風向標”
堅持把嚴明紀律貫穿在村和社區“兩委”換屆始終,抓住關鍵,多點發力,以鐵的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
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嚴肅村和社區“兩委”換屆工作紀律的通知》,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在淮南日報、淮南先鋒網、淮南發布等平臺開辟換屆工作專欄,制作紀律宣傳橫幅4946條。聚焦“八類人群”,開展“萬名黨員干部進千村入萬戶大走訪”活動,全市8069名黨員干部走訪群眾109196人,確保把政策講清楚,把紀律講到位。對摸排的90個重難點村和5個重難點社區進行全面梳理,摸清癥結難點,形成“一村(社區)一策”。加強信訪輿情信息預警預測預報,對發現的緊急重大信訪信息,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以事不過夜的原則妥善處置網上輿情。市級和各縣區均制定了換屆工作“1+3”應急處置預案,落實各級責任。建立了換屆選舉信訪臺賬,對登記在冊的信訪件實行一案一檔,分類處置,限時督辦,及時反饋,現已全面處置到位。對鳳臺縣、潘集區等涉企、涉礦村居較多的縣區,市委專門派出工作組駐點指導,重點把控,妥善處置,確保換屆環境和諧穩定。
堅持有序銜接,打好“收官戰”
村和社區“兩委”換屆工作結束后,及時抓好談心談話、班子交接、教育培訓等換屆后續工作,確保各項工作銜接有序,穩步推進。
制定《淮南市村和社區“兩委”換屆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從8個方面對換屆工作的全過程、各環節進行考核評價,對各縣區換屆工作評定等次,把評價結果作為縣區黨建考核的重要依據。下一步將督促指導各村居做好工作交接、配套組織建設、“兩委”干部培訓等工作,確保工作正常運轉。新一屆村“兩委”正職市級示范培訓班已于日前正式開班,各縣區對“兩委”成員的培訓工作也已陸續開展,10月底前將實現全部村和社區“兩委”干部培訓全覆蓋。(記者 李東華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