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集區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
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謝家集區以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為抓手,圍繞宜業宜居城區建設,按照年初人代會的安排和部署,真抓實干,奮力拼搏,經濟社會保持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9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16億元,財政收入1.3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76億元,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17022元、8106元。
大力開展“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上半年,省億元以上續建項目9個,完成投資9.49億元;新開工項目3個,完成投資4.27億元。宏泰鋼鐵、施家湖光伏發電、濟仁醫院等項目建成投產,泰隆機械、博致骨科醫院、砂里崗棚改等項目即將建成,德聯玻璃、新型建材基地等項目開工建設,農副產品物流園等項目啟動項目征遷工作,瓦埠湖風力發電、引江濟淮工程(謝家集段)等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全區項目建設梯次推進。謝家集區深入開展“招商引資突破年”活動,落實“六個一批”推進機制,加大“走出去”力度,上半年,在談江蘇金晟環保餐具、通威水產養殖、信義光伏二期等項目30個,意向投資140億元;新簽約廣州俊薇玻璃、施家湖光伏發電二期等項目12個,總投資18億元。引進內資16.19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50.6%;引進億元以上省外資金9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34.5%。新開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4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200%。直接利用外資1347萬美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67.4%。開展“營商環境優化年”活動,推進“去降補、全創改、放管服”改革,落實《招商引資項目扶持辦法》等政策措施,深化項目審批全程代理、限時辦結等服務機制,扎實開展“四送一服”活動,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問題46件,今年以來,完成進出口290萬美元,新增民營經濟主體200余戶。
統籌城鄉建設,區域面貌不斷改觀。文山路維修改造全面竣工,臥龍山西路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進。亞行水系治理項目謝家集澗溝完成征遷,36公里污水管網工程基本全面完成,城區污水管網實現全覆蓋。“兩治三改”三年專項行動穩步推進,結合土地衛片整治,已拆除違法建設6700平方米,整治違法用地105畝;新社三村、謝二西村等11個老舊小區改造全面開工,完成工程進度的85%。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設,唐家山莊、夏郢孜集體安置新村、西城嘉園安置房全面建成入住,砂里崗棚改安置區、鴻朗陽光城項目進展順利。集中整治西城大市場、望峰崗菜市場,改造提升芳草園菜市場,啟用謝家集新村、李郢孜新村菜市場。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面推進“路長制”“街巷長制”,今年4月,全市對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總結表彰,謝家集區位列全市第二位,72個鄉鎮中李郢孜鎮排名第一,無后進鄉鎮。農村廁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全面推進,完成2000戶農村改廁招標及前期施工準備,即將進行設備安裝;農村污水治理繼續開展,南部三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站和配套管網基本建成,日處理能力900噸,北部三鎮鎮政府駐地污水管網已完成規劃編制,計劃9月底前開工建設。
加強生態保護。持續開展了大氣、水、固廢、企業環境突出問題整治,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上半年,PM2.5平均濃度59.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5%;PM10平均濃度9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8%;空氣優良率52.5%,同比上升19.2%。全面建立三級林長制體系,植樹造林1000余畝,森林撫育1.5萬畝,均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全區入河排污口均建檔立冊、啟動整治。建立健全定點包保、網格化監管、全時段巡查、嚴格問責的午季秸稈禁燒工作體系,實現國家衛星監控和省市巡查“零火點”。持續開展瓦埠湖圍網養殖、禁養區搬遷、物料堆場和煤矸石堆場集中整治,取得顯著成效。總投資360萬元的望峰崗鎮應臺孜堆場覆土復綠生態修復項目(三期)開工建設,計劃修復矸石堆場260畝。唐山第三煤礦、李郢孜鎮煤礦和賴山第三煤礦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共270畝相繼完工待驗收。投入資金7000萬元,實施謝一礦、李一礦、李二礦3個垃圾堆場無害化處理項目,預計9月底前完工,屆時將徹底解決困擾該區幾十年的垃圾遺留問題。今年6月,謝家集區成功獲批全國第二批重點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試點區,涉及總投資27.77億元。春申湖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完成,即將開工建設。
精心實施十大扶貧工程。抓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制定了《謝家集區特色種養業扶貧補貼辦法》、《謝家集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獎補辦法》,著力做優做強特色種養產業,全區“一村一品”專業村達標數等四項指標均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該區啟動三個扶貧驛站建設,將就業扶貧同美麗鄉村建設、秸稈禁燒等工作有機結合,開發巡查、保潔、養路、護林、生態管護等公益性扶貧崗位100個。健康扶貧深入實施,“351”“180”政策惠及599人次,政府補貼20余萬元。(記者 蘇強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