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區村和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綜述
村級干部隊伍是基層政權的中堅力量,是農村(社區)發展的“領頭雁”。潘集區把村和社區“兩委”換屆選舉作為建強村級干部隊伍的良好契機,選優配強,為廣大農村(社區)發展播下希望的種子。
潘集區堅持黨的領導,強化責任擔當,全面完成了141個村和36個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通過此次換屆,新一屆村和社區“兩委”班子年齡、文化程度、交叉任職、來源渠道等方面均得到了優化。選舉產生新一屆村和社區“兩委”成員1102名,平均年齡44.6歲,較上屆下降2.2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449人,占40.7%,比上一屆提高12.5%;交叉任職166人,占比15.1%,較上一屆提高6%;村和社區書記、主任“一肩挑”比例分別達60.3%、61.1%。
如今,新當選的村和社區“兩委”班子正在繪制未來的發展藍圖,在基層大地上大展身手,大力提升廣大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未雨綢繆,“三個先行”夯實換屆選舉基礎
調研摸底先行,各鄉鎮(街道)對村(社區)班子進行全面考察,提前掌握黨員干部思想、參選人員動態和主要遺留問題等。矛盾化解先行,對176個村(社區)進行專項財務審計,及時化解矛盾22起。重點整頓先行,倒排換屆重點村9個、社區1個,整頓軟弱渙散村8個、社區2個。每個重點村(社區)明確1名縣級干部包保聯系,針對軟弱渙散村(社區),選派一名科級干部擔任第一書記駐點整頓。
責任擔當,“三個到位”推進依法有序進行
責任壓實到位,區委派駐11個指導組、5個巡回督查組,組織開展督查150余次,召開5次換屆調度會,建立換屆情況日報和周提示制度。業務指導到位,分級開展業務培訓,統一設計了換屆工作參考范本,明確4名業務骨干,每人聯系指導2-3個鄉鎮,堅持工作每推進1步,跟蹤指導1次。宣傳引導到位,利用廣播、網站、簡報、標語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在潘集電視臺分黨組織和村委會進行答記者問。全區懸掛宣傳橫幅531條、印制換屆紀律提醒卡30000份,組織競選人員進行集中談話、簽訂換屆紀律承諾書2818份,張貼換屆通告1100余份。
踏石留印,“三個關口”務求換屆選舉實效
嚴把程序關,合理制定工作日程表,分鄉鎮(街道)、村(社區)制定《換屆工作督查清單》,對換屆各個環節、各項工作全程簽字紀實。嚴把審查關,建立人選資格條件審核簽字制度,制定了《候選人預備人選考察名單審查表》,在鄉村兩級審核基礎上,組織16個部門進行聯審。嚴把結構關,區鄉兩級多次召開會議,對實現村、社區書記、主任“一肩挑”目標任務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嚴格控制超齡人員參選,推動提高文化程度和交叉任職比例。
風清氣正,“三項機制”確保換屆又穩又好
制定問責辦法,出臺《關于建立村和社區“兩委”換屆工作責任追究制的通知》,分別明確領導小組、指導組等7類人員的責任,加大懲治和問責力度。出臺考評辦法,在全市率先制定《潘集區村和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考核評比辦法》,對各鄉鎮(街道)實行百分制量化考核,重點把主要負責同志履行職責、候選人警示教育、不穩定苗頭的調查處理、違規違紀案件查處等內容納入考評范圍。健全維穩機制,區委專門召開換屆信訪穩定工作專題會議,制定“1+3”應急處置預案,建立換屆工作信息員制度,及時掌握換屆動態。針對群眾來信來訪,建立信訪包保制度,安排專人進行接待,及時移交督辦,化解矛盾糾紛。
選出的是班子,夯實的是基石!站在潘集跨越發展奮力爬坡的歷史關頭,新一屆村和社區干部必將全力投入潘集區“五大發展”建設中,跑出新速度,展現新風貌,帶著群眾加油干,努力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記者 柏松 通訊員 賈鳳斌 楊佳梅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