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的趙先生來淮探親,過了個馬路就對淮南文明交通留下了美好印象。走到斑馬線旁,他正猶豫著要不要過馬路時,車流像約好了似的,陸續停在了斑馬線前。他愣住了,一名司機從車窗探出身,微笑著揮手讓他先過。
一條斑馬線,折射出淮南城市的溫暖和文明,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的生動實踐。今年5月,中共中央印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明確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全過程,彰顯了法律法規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導向。市人大常委會認真學習貫徹,積極探索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地方立法,引領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
文明市民是城市文明的代言人。市人大常委會從引領和培育崇德向善風尚入手,制定了《淮南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立法促進市民文明行為的養成。“《淮南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目前是安徽省內的第一件、全國同類城市的第四件文明行為促進方面的綜合性法規。”市人大常委會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件法規從公共秩序、交通出行、旅游觀光、環境保護、網絡文明、職業道德、公序良俗、家庭文明等八個方面,規定了市民基本文明行為規范,對培育和弘揚良好社會風尚、引領和推動社會文明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此外,還制定了《淮南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淮南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規定》等地方性法規,這都為創建文明宜居的城市環境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淮南城區有一條橫貫東西的城市“綠脊”——舜耕山,是一個以市民休閑健身為主的開放型景區。因缺少專項規劃、管理分散以及執法主體不明確等原因,舜耕山風景區內違章建設、破壞林木植被、損毀景區設施等現象曾時有發生,群眾反映強烈。市人大常委會主動回應群眾呼聲,本著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制定了《淮南市舜耕山風景區管理條例》,對風景區的規劃、管理、保護等作出具體規定,并根據條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及時作出設定舜耕山風景區保護控制范圍的決定,為守護好城市“綠脊”保駕護航。關于舜耕山的保護,市民最有發言權。“我市歷來重視舜耕山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淮南市舜耕山風景區管理條例》實施后,舜耕山生態環境保護迎來了最好時期、步入法治時代。”市民們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市人大常委會以立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立法保護好舜耕山的同時,在安徽省率先制定了《淮南市機動車排放污染防治條例》,從源頭上減少和控制機動車排放污染,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保駕護航,以良法守護好青山藍天。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市人大常委會主動回應群眾熱切期盼,針對中小學校幼兒園布局缺乏科學合理規劃、新建住宅區配套的中小學校幼兒園建設滯后、學校建設標準較低等突出問題,制定了《淮南市中小學校幼兒園規劃建設條例》,規定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中小學校幼兒園的規劃建設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城鄉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等,以立法促進教育公平均衡。連同制定的《淮南市學前教育管理條例》《淮南市中小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淮南市中小學校不動產保護和管理條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地方教育法規體系,促進了全市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公正誠信是社會的基石。市人大常委會立足規范市場經營秩序,以立法促進社會公正誠信。制定《淮南市優化投資環境條例》,從規范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行為入手,為投資者提供公開透明、便捷高效、公正廉潔的服務,維護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制定《淮南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條例》,創造性地引入失信懲戒制度,對公共資源交易競爭主體、中介機構以及從業人員失信的,由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機構記入不良信用檔案,并根據失信情節,分別給予限制進場1-5年的處罰。在全國率先制定《淮南市優化行政審批條例》,創造性確立了審批事項目錄清單制度、中介服務目錄清單制度、關聯性審批事項并聯審批制度等,以行政審批行為的規范和行政審批流程的優化,讓公民和法人在每一個辦理事項中感受到審批的公正和政府的誠信。
法治宣傳要創新宣傳形式,注重宣傳實效。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了《淮南市法治宣傳教育條例》,將我市法治宣傳教育的實踐經驗和成功做法提煉上升為法律規范,完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和考核制度,進一步落實普法責任制,全面推進法治淮南建設。“這是全國首件頒布實施的法治宣傳教育地方性法規,在煤炭、電力等大型企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國家工作人員年度法律知識測試、研究《淮南子》法治文化思想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重點單位普法責任落實情況實行第三方評估等方面的規定,具有鮮明的淮南特色。”市人大常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市人大常委會負責人表示,將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地方立法全過程,規劃好2018-2022年的立法工作,制訂好《淮南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淮南市八公山風景區管理條例》《淮南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等10余件地方性法規,更好地推進法治淮南建設。(記者 朱慶磊 通訊員 郝雪松 劉宇翔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