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頁 > 見證40年大型征文 > 壽縣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壽縣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字體: 】 發布時間:2018/11/7 1:58:39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1958年9月17日,毛澤東同志在視察安徽省博物館時發表重要指示:“一個省的主要城市都應該有這樣的博物館。人民認識自己的歷史和創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緊的事”,為新中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壽縣博物館就是在這種形勢下應運而生,如今已走過風雨兼程的60個春秋。
              壽縣博物館是安徽省建館最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安徽省建館最早的地方綜合類縣級博物館,位于淮南市壽縣壽春鎮西大街。2001年命名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8年3月列為首批免費開放館,同年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09年評定為首批“國家二級博物館”,2010年中共安徽省紀委命名為“廉政教育基地”,2012年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連續多年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歷史沿革 1958年10月壽縣博物館籌建初期,館址在壽春鎮西大街壽州孔廟內,與壽縣文化館、圖書館三館合一辦公。1962年11月8日經壽縣人民委員會批準,將壽縣博物館館址移入報恩寺,1963年6月23日正式遷至報恩寺,1964年2月13日向公眾開放。1965年5月18日根據省文化局、省編委意見,轉壽縣博物館建置為六安地區文物工作組,地址仍在壽縣城關報恩寺。1969年6月7日六安地區革命委員會(69)六革字59號文:撤銷六安地區文物工作組。1972年7月恢復壽縣博物館。2001年在壽春鎮西大街南側興建新館,建筑面積6558平方米,主樓為內四層外三層框架結構,坐南朝北,分為開放展示區、藏品保管區和安全保衛、行政辦公區。2004年1月遷至新館,2006年5月1日向社會開放。館名分別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和已故著名書法家司徒越先生題寫。
              藏品情況 藏品主要來源于經濟建設中的考古發掘、廢品站揀選、涉案移交、社會征集(購)、接受捐贈等。藏品涉及自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各個歷史時期的青銅器、陶瓷器、玉石雜項、金銀器、古籍書畫等上萬件,其中國家文物數據庫登錄各類文物6340件,已定級文物3075件(套),一級文物224件(套),二級文物125件(套),三級文物1550件(套),一般文物1176件(套)。一級文物藏品數量居全省國有收藏單位第二位。戰國時期楚國金鈑藏量為全國之最。其中,商周時期饕餮紋銅鐃、斝、重環紋三足匜、三足羊尊,戰國時期嵌松石“越王者旨於賜” 劍、“郢爰”、“盧金”、“陳爰”印記金鈑及無印金鈑,東漢鎏金銀刻紋銅舟、累絲嵌寶八龍紋金帶扣、“長宜子孫”雙龍玉佩,以及北宋時期金棺和鎏金銀棺,為重要的代表性藏品。
              陳列展覽 2006年5月推出的《楚風壽春·漢韻淮南》基本陳列,位于主樓展區二、三層,分為《楚都遺珍》《漢魏流韻》《翰墨流芳》《窯瓷生輝》《佛光普照》《彩瓷繽紛》和《廉風德化》7個專題,12個展廳,展陳面積2130平方米。陳列展出文物近800件(套),結合歷史文獻、插圖、人物雕塑、電動沙盤、文字說明等,綜合展示壽縣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2013年對基本展陳進行提升改造,榮獲2016年安徽省第三屆博物館(紀念館)陳列展覽精品獎。
              臨時展覽位于主樓展區一層西側,面積355平方米,先后舉辦《潘玉良畫展》《壽縣古城風光攝影作品展》《壽縣民間收藏精品展》《柏龍華戲畫作品展》《炳燭書法作品展》《壽縣教育工作者書法作品展》《壽縣美協美術作品精品展》《“中國書法之鄉華夏行”三省四地書法作品聯展》《飄揚的紅旗——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展覽》《紀念歷史文化名城命名三十周年·壽縣詩書畫攝影作品特展》《孫大光、張剛夫婦捐贈文物30周年回鄉展》等。
              研究成果 在《文物》《考古》《文物天地》《中國錢幣》《收藏家》《東南文化》《江漢考古》《文物研究》等十余種國家和省級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安徽省壽縣出土一大批楚金幣》《安徽肖嚴湖出土春秋青銅器》《拂去塵埃見真容—破解安徽壽縣壽春鎮計生服務站漢墓主人之謎的幾件藏品》《楚都徙壽春 黃金有幾何—壽縣博物館藏戰國壽春城遺址楚國金鈑》《東漢元和二年“蜀郡西工造”鎏金銀銅舟》《安徽壽縣壽春鎮計生服務站東漢墓遺物及相關問題》等數十篇館藏文物研究論文。
              參與或編輯由科學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安徽美術出版社等國家和省級出版機構出版的《安徽省出土玉器精粹》《中國出土瓷器全集·安徽卷》《安徽館藏珍寶》《六安出土銅鏡》《璀璨壽春——壽縣文化遺產精粹·壽縣博物館館藏文物》《壽縣博物館藏銅鏡集粹》等館藏文物圖錄和專集。
              重要接待 壽縣博物館以豐富的館藏,極高的文物品位檔次,吸引了海內外賓客的青睞。建館以來先后有國家領導人田紀云、喬石、張震、錢其琛、萬里等到壽縣博物館視察。近幾年來,文化名人余秋雨、馬蘭、馮驥才,業內專家有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呂濟民、童明康,原上海博物館館長著名青銅器研究專家馬承源先生,我國古建泰斗羅哲文先生到壽縣博物館進行考察交流。毛主席女兒李訥等社會各界人士先后來館參觀指導。
              功能凸顯 壽縣博物館以豐富的館藏,濃郁的人文氣息,成為大專院校、科研學術機構考察學習的基地,成為青少年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場所,被安徽大學列為實習基地,省市縣有關部門列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和文史愛好者紛至沓來,一睹壽縣博物館館藏文物,感受壽州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壽縣博物館已成為壽縣乃至省市重要文化名片,年接待觀眾近30萬人次。
              未來展望 隨著經濟社會形勢的發展,壽縣博物館的展陳條件和功能已不能適應博物館事業發展的需要,在省市縣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新城區投資建設一座集展示、科研、休閑于一體的多功能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于2018年5月動工興建,必將把壽縣博物館事業的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60年風雨兼程,60載歲月如歌。壽縣博物館以豐富的館藏、精致的布展,為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了解家鄉的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發揮了突出的作用。2018年5月8日,適值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投資3.2億元、占地200畝、建筑面積11510平方米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動工興建,按照省文化廳“落地壽縣,省級標準,國內特色”的建設目標,新館將在2020年10月躍出新城區的地平線,成為壽縣新的地標性建筑。隨著新館的建設,功能品位的提升,藏品的擴容,必將更加增強壽縣人民的文化自信,推進“文化旅游特色化”,為開創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壽縣作出新的貢獻。(趙鴻冰 許建強)

              圖:壽縣博物館外景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亚洲美女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麻豆av|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处破女第一次亚洲18分钟|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