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區域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決定著高端要素資源的流向與集聚,表現為政府的工作績效和服務質量。毛集實驗區工委管委始終秉承“發展是第一要務、招商是第一要事”的理念,大力開展“營商環境優化年”活動,全面打好區位、交通、資源、產業、政策“五大優勢牌”,全力營造開放包容、互利合作、重信守諾、尊商護商的對外環境,努力為投資商提供“一站式”“零障礙”“全方位”服務,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淮河之畔一流小城市建設。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毛集實驗區具體用“六個著力”贏得發展新機。一是著力提升政務服務窗口辦事效率。全力推行“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審批,先行進駐民政、發改、國土等11家單位,處于實施狀態的行政審批事項于6月份全部掛上《安徽政務服務網》運行。區政務服務中心開展“最多跑一次”服務活動,經開區開展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全程代理服務,辦結企業投資項目服務事項66件。二是著力開展好“減證便民”活動。按照“四個一律取消”的要求,區編辦、區法制辦和區政務服務中心等單位組織對全區所有行政審批事項所列證明材料進行梳理和規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貫徹落實企業住所登記“負面清單+承諾”制度,簡易注銷登記制度,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實施“五十六證合一”。“僵尸企業”清理卓有成效,清理僵尸企業41戶。三是著力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從簡化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入手,將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核準、備案全部納入在線審批平臺管理。區三級政務服務機構已完成各類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實施清單的編制工作。四是著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區工委、區管委印發了《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優化年活動的實施意見》文件,成立了由區管委主任任組長,區管委分管副主任為副組長的區創優“四最”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開展了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制環境、誠信環境、招商環境、投資環境六項專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五是著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完成《全市行政許可類事項目錄清單》、《全市其他依申請類權力事項清單》、《縣鄉村三級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清單》編制錄入工作,共認領事項2490項,線上可辦事項和三級以上深度服務事項達到兩個90%的指標要求,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五級全覆蓋。六是著力推進“四送一服”雙百工程常態化。深入企業開展服務,為企業送發展理念、支持政策、創新項目和生產要素,幫助企業申報各類項目資金。今年以來,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36條。區管委先后兌現淮南市進誠運輸有限公司等48家企業涉及稅收、著名商標、科技創新、升規升限等產業扶持政策獎勵資金385萬元。
毛集實驗區正處在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發展期,唯有優化環境,開放創新,才能發展得更快更好更優。一是向開明要環境。堅持用開明的眼光看待客商,用開明的心胸包容客商,用務實的態度支持客商,真正做到與客商共同創業。二是向開放要出路。從市場經濟規律來講,哪個地方打開大門、融入世界潮流、參與分工與合作,哪個地方就能擁有廣闊的市場和資源,實現更大發展。堅持把毛集放在時代發展、全局發展、區域發展的大格局中去審視、去謀劃、去安排,做到借助外力、激活內力、形成合力。三是向開發要形象。這幾年,毛集實驗區引進客商120人,建設項目210個,落地資金164.5億元,城市建設初具雛形。但與先進城市相比,無論是開發的廣度和深度,還是建設的層次和檔次,我們都有差距,仍需自我加壓,不斷奮進。四是向開拓要活力。沒有創新,就沒有“實驗”成果。繼續用創新的思維、市場的辦法,破解融資、土地、人才、技術等發展瓶頸,解決要素不足問題,奮力在毛集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描繪更加壯美的時代畫卷,譜寫更加絢爛的華彩樂章。(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