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扶貧戰場,一個個貧困村實現了華麗蛻變,一批批民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張張笑臉洋溢在貧困戶臉上……
在壽縣張李鄉韓店村,蔬菜大棚務工的趙義根2017年脫貧,每月收入1500元。與幾年前整日的愁眉苦臉比起來,如今的趙老漢過得不知有多幸福和開心,這一切的改變,都源于精準扶貧。正如趙老漢所編的順口溜那樣:“老漢今年七十二,不愁吃來不愁穿,樓房棟棟拔地起,精準扶貧幫了俺!”
在決戰脫貧攻堅上,該鄉集中資源、力量,狠抓責任、政策、工作落實,“扶貧七法”成效明顯,脫貧攻堅穩步推進。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壽縣張李鄉共有11個行政村,5.8萬人口。經過動態調整后,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173人,其中因病致貧占48.33%,因殘致貧占18.61%,因學致貧占33.06%。預計到今年底,全鄉累計實現脫貧9354人。
為了實施定點幫扶,鄉里將干部幫扶落到實處,按照“單位包村,干部包戶”的要求,從鄉機關和鄉直單位動員756人充實到村,確保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人,鄉領導班子成員到村任脫貧攻堅工作隊隊長。
大力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通過各項產業扶貧資金的大力支持,目前全鄉在瓜蔞中藥材,蔬菜大棚,花卉苗木,草坪基地,羽毛加工等產業項目上發展迅猛,成效顯著。
此外,就業扶貧新思路不斷開拓,全鄉外出務工貧困人員共計2799人,分布在上海、蘇州、浙江等地,主要從事建筑、加工、物流、家政等工作,申報就業補貼583人,申報資金531800元。為了更好的實現精準幫扶要求,達到精準脫貧目標,積極探索就業扶貧新模式,由縣人社局牽頭,在郭園村設立就業扶貧驛站和扶貧車間,并與北京家樂會家政服務公司和合肥攜創機電有限公司簽訂家政勞務人員供需合作協議和代加工協議。
要想脫貧攻堅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關鍵要找對路子。圍繞解決好“誰來扶、怎么扶”等問題,該鄉立足實際,明確幫扶主體、對象及措施,創新提出“扶貧七法”,扶貧成效令人振奮。
——光伏扶貧。2016年全鄉共建成4座60kw村級光伏電站,70戶3kw戶級光伏電站,并全部完成并網發電。2017年建成7座村級電站,120戶戶級光伏電站,已全部并網發電。2018年新建兩座70kw戶級聯建電站,共帶動貧困戶46戶,已于6月底并網發電。光伏發電項目的建成將為村集體和貧困戶實現持續增收。其中每個村級電站每年將實現收益5萬元左右,戶級電站實現收益3000元左右。
——教育扶貧。全鄉共有建檔立卡在校貧困學生2160人。其中已經享受各類教育資助的1933人,另外有227名省外就讀學生未享受到教育扶貧政策。今年春學期申報雨露計劃資助144人,新錄取高校學生22人,已成功申報我縣一次性給予3000元生活補助,并由中煤科工基金另外一次性給3000元入學生活補貼。
——健康扶貧。認真貫徹執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的綜合醫療保障政策。今年累計5239人次享受住院報銷政策,總補償金額26621324.66元,17239人次享受“180”補充政策,總補償金額3991624.35元。
——金融扶貧。從2017年3月起,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重新評級授信,適當降低貸款門檻,通過“四帶一自”模式,鼓勵有能力、有條件的貧困戶貸款自身發展特色種養業或與企業合作社共建聯營,實現持續穩定增收。截至目前累計發放貸款1762戶,5958.15萬元。
——旅游扶貧。該鄉已申報春申油牡丹和富瑞德蔬菜基地兩家具有發展鄉村旅游扶貧能力的企業,扶持發展鄉村生態觀光旅游項目,帶動5戶貧困戶進入企業務工。
——招商扶貧。以土地流轉為抓手,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助推張李鄉脫貧攻堅工作。2016年從浙江招商引資引進投資6000萬元的富瑞德農業種植有限公司,新建2.4萬平方米溫控大棚和400畝鋼管大棚,帶動45戶貧困戶,創造就業崗位100多個。(記者 魯松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