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實施污水廢物“零排放”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兼顧的問題如何解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中安聯合煤化有限公司(簡稱中安聯合)成立之初提出,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淮河”,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的新型煤化工企業。
污水廢物對外“零排放”,這是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設計遵守的生態紅線,也是中安聯合對淮南作出的莊重承諾。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綠色發展已成為淮南這座城市發展的最優解。
污染物不得進入淮河
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一期設計概算總投資206億元,年產線性低密度聚乙烯35萬噸、聚丙烯35萬噸等產品,預計2019年6月投產;二期工程建設年產60萬噸煤制乙二醇。
2009年2月國家環保部批復強調,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處于淮河流域,必須把節水、減少污染物排放和強化風險防范作為項目建設的重要因素加以考慮,要求供排水系統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原則設計,確保任何情況下污染物都不得進入淮河。
基礎設計過程中,中安聯合同國內外多家環保水務運營商、專利商進行技術交流,到國內煤化工廠家進行大量現場調研,制定各類污水、高鹽水工藝技術路線。
項目建設以來,多次組織召開“污水零排放”專家論證會和專題會,決定污水處理“零排放”采用結晶分鹽的技術路線,并確立由中石化工程建設公司牽頭,以撫研院、北化院為主,長城能化、中安聯合配合,聯合開發具有中國石化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化工污水“零排放”成套技術。
污水處理回用“零排放”
“項目廢水系統以清污分流、污污分流為原則,污水處理場對生產裝置及輔助設施產生的污水進行處理、回用,并最終達到‘零排放’目標。”中安聯合相關負責人表示。
生產裝置及輔助裝置排出的低含鹽生產污水、生活污水及裝置污染區的初期雨水、含鹽高的氣化生產污水,通過采用一系列物理、生化工藝處理,大部分直接回用作循環水補充水。
少部分高鹽水經一系列除硬、除硅、除COD措施后,進一步膜濃縮、納濾粗分、蒸發、結晶分鹽處理回收大部分水,同時獲得氯化鈉、硫酸鈉,少量母液干燥生成雜鹽外運。
為降低環境風險,項目設置有全廠水體污染三級防控措施,設置有全廠均質調節罐、事故罐、高鹽水暫存罐,滿足全廠性暫存水的收集要求。
根據各裝置或單元可能泄漏污染物的性質,將廠區劃分為重點污染防治區、一般污染防治區和非污染防治區。在廠區內采取分區防滲措施,避免廠區內各類廢水和污染物對地下水的污染。
廢氣排放符合指標要求
針對煤氣化裝置的粉煤過濾器排放氣、凈化裝置的酸性氣體脫除尾氣、硫磺回收裝置的焚燒煙氣等工藝廢氣,中安聯合一位負責人表示,“這些工藝廢氣處理后通過煙囪高空排入大氣,排放濃度和速率均滿足最新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同時,減少CO2的排放量,達到了碳減排的目的;降低NOx排放和煙塵排放,達到國家環保超低排放指標的要求。
污水處理場排放的臭氣收集后,經除臭設備處理后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后高空排放。
各裝置事故時反應器排氣及安全閥排氣送火炬系統,通過火炬燃燒消除有機物的污染。
項目各加熱爐使用清潔燃料,排放執行《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二級標準。
廢堿液焚燒爐的煙氣排放執行《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2001),按規定設有煙氣連續在線檢測儀。
動力中心鍋爐煙氣選擇SCR煙氣脫硝技術和氨法脫硫技術,經脫硫脫硝后,通過180m的煙囪高空排放,滿足超凈排放要求。
公司內儲煤圓形料場設置灑水抑塵裝置;輸煤系統的棧橋、轉運站等設有相應沖洗設施;煤輸送、破碎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采用機械除塵后放空,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固體廢物回收綜合利用
固體廢物可分為一般固廢、危險廢物、化學污泥和鹽泥等幾類。
煤化工項目投產后,將產煤渣、粉煤灰等一般固廢,大部分銷售給建材企業進行綜合利用。
高鹽水分鹽工藝產生的氯化鈉、硫酸鈉銷售給制堿企業綜合利用。
堆場設計采用安全可靠的防滲系統,防止滲濾液污染地下水系;對庫區進行分區劃分,分類堆放;做好清污分流導排設施。
對于危險廢物,通過資源回收利用減少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置的量;對于無法利用的危險廢物進行環境無害化處理處置;廢放射源交環保部門指定單位統一處理。
含有貴重金屬的固體廢物,如廢催化劑,由中石化統一安排回收利用。化學污泥作為危險廢物送吳山固體廢棄物處置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處置。
項目將新建一座危險廢物臨時中轉庫,設計儲存量543噸,用于裝置卸出的需要安全填埋和回收的危險廢物的臨時儲存。
盡可能選用低噪聲設備
項目實施過程中,盡可能地選用低噪聲設備;對于必須采用的高噪聲設備,采取隔聲和消聲、蒸汽放空口加設消聲器等噪聲治理措施,使各主項設備噪聲滿足《石油化工噪聲控制設計規范》(SH/T3146-2002)的要求。
同時,經消聲和隔聲治理后噪聲對工廠廠界處的影響,也要達到最新環保標準要求。(記者 張昌濤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