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每一段時間,都是來時路,這一路馳騁的日子,終不會辜負沉潛的力量,拼搏的精神。回看2018年以來田家庵區的發展之路,對田家庵區發展的基本面該“怎么看”?
可用2018年的一個關鍵詞語:“用奮斗書寫新時代的新答卷”!
2018年以來,田家庵區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幸福美麗田家庵的進程中,始終保持奮斗的姿態,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于變革、不斷創新,用實際行動認真答題,努力做好新時代的“發展卷、改革卷、民生卷、作風卷”!
奮斗,聚精會神答好新時代的“發展卷”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開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之年,發展這個“第一要務”迎來了新的航向與標桿。
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根基。2018年,春節節后上班第二天,田家庵區召開會議,對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轉型提速高質量發展作出重大部署,為推動田區高質量發展繪制了“任務書”“路線圖”。會上重點安排部署了全區招商引資暨項目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把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作為貫徹落實市、區“兩會”的“重要抓手”,作為貫徹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的“重要支撐”,作為凝心聚力抓落實的“重要任務”。
發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項目上!
項目強則經濟強,重點項目,猶如推進器、壓艙石,為田區爬坡過坎積蓄強勁動力。2018年,全區工業投資增長5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6.6%。傳統工業加速轉型,發強玻璃、宜生食品等企業生產線全面升級,技改投資增長43.5%。
服務業在經濟中的占比提高是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在2018中國國際徽商大會·徽商論壇上,田家庵區舉行了招商引資懇談暨推介會。此次推介會以“集聚現代服務新業態 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為主題,向全國的企業家推介了36個投資項目,項目包含了一、二、三產業,而其中現代服務業達到26個,成為招商引資的重頭戲。
2018年,田家庵區持續快速發展服務業,使之成為田區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重要引擎。龍湖、朝陽核心商圈品質持續提升,洞山、國慶新興商圈快速發展,國內商業綜合體旗艦品牌萬達廣場、新城吾悅廣場競相開業,匯金廣場投入運營,京澳廣場基本建成,星巴克、普斯敦等200余個品牌首入淮南。
2018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31.2:67.8,限上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市占比達到58.8%。
打好“三大攻堅戰”,補齊高質量發展的短板。田家庵區還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投入資金2.4億元,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治理體系逐步完善,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奮斗,全心全意答好新時代的“民生卷”
近兩年,提到民生問題,人們總會想到一個詞:“獲得感”。這個詞語的源頭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2月27日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提出的——“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獲得感”有別于“幸福感”,它強調一種實實在在的“得到”。提升百姓“獲得感”的要求道出了百姓的呼聲,切合了群眾的要求,把準了社會的脈搏,同時,也提示我們:做任何事情,民生都是不變的“指南針”。
“我們要圍繞民意走、民需做、民心動,做好民生工作,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來得更踏踏實實、穩穩當當。”在去年區“兩會”上,田家庵區主要負責同志道出該區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核心抓好民生工作的堅定決心。
“改善民生既是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穩增長和惠民生是互動互促的辯證關系。”在全區民生工程會議上,該區主要負責同志言簡意賅地解析破解著“民生方程式”的深邃之道。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大,經濟增速放緩,傾力打造新常態下的“民生改善升級版”尤顯彌足珍貴。一年來,田家庵區堅持以“底線思維”、“兜底理念”謀劃推進民生工作,努力建機制、兜底線,民生保障傳遞幸福能量。2018年,全區落細落實33項省市民生工程和16件區級為民實事,民生總投入8.8億元,占財政支出的84%。
脫貧攻堅,是決勝全面小康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田家庵區脫貧攻堅精準發力,累計脫貧1980人。
辦好惠民之事,夯實安民之基。堅持不讓一個無勞動能力家庭掉隊,堅持不讓一名貧困群眾“看不起病”,堅持不讓一個孩子“上不起學”,農村低保、五保供養保障標準提高,落實“351”、“180”醫療保障政策,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供養等各類補助救助資金7106.2萬元。
“有了鎮、村的扶貧光伏電站,日子就好過了!”曹庵鎮曹庵村88歲老人毛宏本激動不已。
“我們這個小區老年人比較多,以前無夜間照明,路面又坑坑洼洼,常有老人摔傷腿。現在好了,大家都拍手叫好。”家住龍眼村小區的67歲老人劉安成幸福滿滿
……
民生,非常細微。一枝一葉,它的萌生和飄落,都會讓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春秋冷暖。無論是前行、還是回望,老百姓都能夠在自己身上、自己身邊,深深感受體會到田區不斷夯實的民生幸福底線!
人民的美好生活既要有物質的富裕,也要有精神的豐盈。
文明城市市民主體,文明之美美在人心。通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走進文明新時代,“道德講堂”開講100余場次,“萬名志愿者、共創文明城”集中行動讓文明交通、文明出游、文明經營深入人心,禁燃禁放漸成共識,文明新風在舜耕山下落雨成瀾。
幸福美麗田家庵,“為人民”是最暖的色調。群眾獲得感滿滿,城市也亦然——去年,田家庵區榮獲“全省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全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獲評“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區”,榮膺“全國法治縣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奮斗,毫不懈怠答好新時代的“改革卷”
答好新時代考卷,需要永不滿足、永不懈怠的改革勁頭,需要自省自知、一往無前的改革精神。
以改革破解發展難題。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2018年,全區“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加快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全面推開,“減證便民”申請材料精減23%,市場主體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
以創新創業激發活力。區政府與安徽理工大學簽訂戰略聯盟框架協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實現全覆蓋,成立首家院士工作站,新增國家級新型創新平臺1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2家、省市名牌產品3個,收獲全市唯一“市長質量獎”。值得一提的是,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2.6件;專利申請3036件、授權1401件,均占全市一半以上,繼續保持全省市轄區“雙十強”。“創業淮南”行動計劃深入實施,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到69.6%。新增私營企業3312家、個體工商戶7027戶,分別完成市下達任務的199.5%、230%。
奮斗,腳踏實地答好新時代的“作風卷”
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田家庵區著力加強自身建設,推動職能轉變,強化責任擔當,行政服務效能不斷提升。把“講嚴立”專題警示教育作為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的重要抓手,緊緊圍繞“六聚焦六整肅”“三查三問”照鏡正容。調整政府部門權責628項,確定三級公共服務事項571項;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合法性審查行政合同16件,行政復議申請辦結率100%;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獲評“全市政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受理“市長熱線”“市民心聲”事項6560件,回復率100%,獲評“市長熱線辦理先進單位”。
“焦裕祿、楊貴、谷文昌三位縣委書記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學習他們對革命工作充滿激情,對人民群眾飽含感情,對困難風險敢干事情,對個人利益不徇私情,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在參加了第17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赴河南焦裕祿干部學院和紅旗渠干部學院體驗式教學后,區主要負責同志以《三位縣委書記的“四情”》為題寫下自己的深刻體會。“有好作風才有新作為,新的一年,我們全區黨員干部一定要滿懷激情干事業,持之以恒糾‘四風’,一刻不停強本領,鍛造鐵肩勇擔當,踏石留印抓落實。把應該做的事情做早、做實、做好,當好新時代的答卷人!”(記者 張靜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