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毛集實驗區管委會主任朱光
“作為改革的試驗田和開放的主戰場,毛集實驗區發展的寬廣舞臺上離不開民營經濟扮演主角。”毛集實驗區管委會主任朱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朱光告訴記者,近年來,毛集實驗區營造民企發展環境,推進產業政策由差異化、選擇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轉變,打破各類“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等方面打造最優發展環境,經開區已入駐企業75家。降低民企經營成本,打好減負“組合拳”,深化“放管服”改革,堅決為企業松綁減負,讓民營企業輕裝上陣。提升民企競爭能力,著力打造毛集省級經濟開發區,大力培育中沛集團、白藍集團等龍頭骨干企業,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淮南牛肉湯、徽旺豆制品、鵬程電子、悠童玩具等產品遠銷東南亞、歐洲、美洲等國家。緩解民企融資困難,區美泰融資擔保公司掛牌以來,為民企解決流動資金1.3億元。對初創期企業投融資問題,通過擔保、扶新、盤活等多種方式,開拓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完善民企服務機制,區工委管委將民營企業納入全區經濟工作“一張圖”,協調建立企業訴求響應機制,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務、一門式專業服務、一網式政務服務。2018年1至11月份,毛集實驗區引進內資23.2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01%;引進省外億元項目資金20.89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16.1%;到位外資817萬美元;全區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比重為85.1%;新增13家民企通過“四上”審批。
朱光最后告訴記者,從毛集發展歷程看,貢獻在民營經濟。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毛集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招商引資的“主戰場”、就業創業的“主渠道”,其發展功不可沒,作用不可替代。從周邊發展態勢看,競爭在民營經濟。毛集民營經濟雖然還處在起跑階段,但不斷在招商引資、政策環境、優化服務等方面“活血潤肺”和“強筋壯骨”,民企的體量增長與發展增速日益突顯。從毛集未來發展看,希望在民營經濟。合淮同城化、中原經濟區、淮河生態經濟帶等戰略平臺,為毛集融入長三角、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戰略提供了難得機遇。下一步,毛集實驗區將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推動民營企業在新一輪發展中實現騰飛和超越,為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淮河之畔一流小城市做出積極貢獻。(通訊員 徐瑞成 記者 劉銀昌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