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我國主流媒體的轉型發展過程中,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已成為核心議題。1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作為我國主流媒體的發展方向,媒體融合發展勢頭已經足以影響全國媒介生態與格局。
當今時代,隨著網絡和數字技術裂變式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新興媒體獲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將互聯網作為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由此帶來了媒體格局的深刻調整和輿論生態的重大變化。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已經顯得迫在眉睫,必須加快融合發展進程,實現優勢互補,提升傳播的復合競爭力,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傳統媒體進入網絡傳播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但以辦傳統媒體的思路做新媒體的問題并沒有真正解決,出現了“轉”而無“型”的尷尬與困境。因此,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真正實現融合發展,首先要轉變觀念,從“媒體結合”的框框中跳出來,謀求“媒體融合”的深度再造,徹底建立一體化思維。在新環境下就得按照新規律來辦事。只有用平等、開放的心態制作內容,用專業、特色的水準生產新聞,用貼心、細致的服務傳播信息,才能證明媒體存在的價值。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必須要在準確把握不同載體的傳播規律的基礎上進行融合發展,用互聯網的思維科學合理地設置話題和內容,實現載體和內容上的同步融合,做到“形神兼具”。
要有效整合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人才隊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體化的組織結構、傳播體系和管理體制,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統籌使用各類平臺和渠道,鏈接不同介質和終端,打通從資本運作、內容生產到產品銷售、市場反饋的全環節,增強市場號召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的立體傳播體系,豐富傳播形態和傳播樣式,拓展傳播渠道和平臺終端,使媒體傳播更加快捷、覆蓋更加廣泛,做到“用戶在哪里,我們就覆蓋到哪里”。
不管傳播形式怎么變化,內容永遠是最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資源;不管自媒體時代有怎樣的信息生成方式,傳統媒體憑借其權威性和專業性仍然是新興媒體最重要的信息來源。因此,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在強調技術引領和驅動的同時,必須始終堅持“內容為王”,把內容建設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
同時,媒體融合時代既需要共性新聞產品,也需要個性新聞產品。媒體人要研究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強調針對性和特色性,做到量身訂做、精準傳播、真實有效。這就要求媒體工作人員必須迅速提升自己的媒體融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為推動融合提供有力支撐。
媒體融合改變了市場、受眾、技術和產業,也改變了根深蒂固的傳統理念,所以媒體融合是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不斷調整關系、探索未來的艱辛之路,只有圍繞一體化思維、系統化構造、多元化拓展奮力而為,才能真正讓媒體融合產生化學反應。
總之,在我國主流媒體轉型發展的過程中,要全面深刻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論述,以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高度的政治敏感,在新時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高點站位,著眼全局,更新觀念,練好本領,立足實際,銳意創新,以無愧于時代的責任擔當,真正把媒體融合發展推向深入。(朱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