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皖西日報社總編輯吳前俊
4月19日,在2018年安徽經濟好新聞評選活動期間,皖西日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吳前俊接受了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專訪。
吳前俊多次來過淮南,對壽縣更是非常熟悉。他說,淮南與六安地緣相近、人緣相親。一直以來,淮河兩岸人民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交流中聯系密切、合作廣泛;茨鲜且蛔鶜v史悠久、文化燦爛、山水林城融為一體的美麗城市,如今的淮南,正通過“文旅融合”、“云海戰略”等而變得五彩繽紛。
談到未來融媒體的發展方向,吳前俊認為,全媒體時代,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技術都發生著深刻變化,地方傳統媒體如何轉型,如何與新媒體融合發展,需要深思。對此,吳前俊有著自己的見解,他提出從三個方面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一是加強頂層設計。著重從改變新聞生產方式、采編流程入手,通過建設中央廚房,對融合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和一體化推進,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互動融合、互促互進。二是加快新老融合。加快推進報刊、微端一體化發展和深度融合,增強新聞宣傳的思想性、權威性、創造性和針對性,在表達上更加生動,更加鮮活,更加多樣,更加親民。三是推進機制改革。要建立適應全媒體傳播要求的地方黨報新型業務架構,著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愛崗敬業的采編隊伍。
近年來,皖西日報社也結合自身特點,充分發揮地方黨媒優勢,瞄準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最新發展,堅持移動優先,把建好的新媒體作為融合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點,推動形成“一次采集、多種產品、多媒體傳播”格局,穩妥建立“報、網、微、端”的全媒傳播渠道。把原創、優質、稀缺、導向正確、益智啟思的內容作為根本追求,特別是著重提高原創內容生產能力,落實到媒體融合發展的全過程中,努力實現主流媒體借助移動傳播,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吳前俊介紹說,當前,皖西日報社正搶抓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競爭與合作的有力時機,從報社內部年輕記者、編輯入手,組建一支靈活、精干的全媒體記者隊伍,以點帶面,打通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人才使用通道。充分運用無人機采集、全景拍攝等技術,不斷豐富表現形式,增強融媒體產品傳播力。例如,皖西日報社與新華社現場云合作,在皖西地區率先組建直播團隊。2018年以來,皖西日報社完成直播100余場,其中六安馬拉松比賽直播,點擊率達66萬人次。吳前俊表示,皖西日報社也將以此為契機,加強與淮南日報社等兄弟媒體合作,打造一批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愛不釋手的融媒體作品和產品。(記者 李 鈞 廖凌云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