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芒種”,降水增多,或是“梅雨”前奏
(記者 張雪峰) 淮南市氣象資料顯示,上周淮南站最低氣溫16.0℃(上周五),最高氣溫35.0℃(上周日),一周降水0.2毫米。
時過“芒種”,今年的“芒種”節(jié)氣在6月5日來臨,于太陽到達黃經(jīng)75°時交節(jié)。芒種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9個節(jié)氣,夏季的第3個節(jié)氣,表示仲夏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jié),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jié)令,字面理解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民間也稱其為“忙著種”。
芒種,收獲夏糧,播種秋實。此時,長江流域“栽秧割麥兩頭忙”,華北地區(qū)“收麥種豆不讓晌”。民間就有“芒種不種,種了無用”的諺語,這意味著春播作物如包谷、豆類、棉花等到了芒種,一般已是較晚的播種期,必須搶時播種。其它如烤煙和紅苕等,也必須搶時移栽。否則,錯過了季節(jié),就要嚴重地影響產(chǎn)量。
“芒種”在“小滿”和“夏至”之間,是處在轉折期的一個節(jié)氣。長其夏至,短其冬至,在芒種期間,太陽將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運行軌跡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晝時間最長的日子也就要到了。比起立夏時,芒種的氣溫顯著升高,雨量比較充沛。為了適應愈加炎熱的天氣,這個時節(jié)的養(yǎng)生以晚睡早起為主,飲食方面以清補為要。
芒種過后,“艷陽辣辣卸衣裝,梅雨瀟瀟漲柳塘”,池塘里的荷花競相開放,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一般會進入漫漫梅雨期,此時正值梅子黃熟,故稱之為梅雨。蘇東坡《船棹風》“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舶棹風”,柳宗元《梅雨》“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都對梅雨時節(jié)作過生動的描寫。
淮南市氣象臺預報,本周全市仍以多云天氣為主,周四前后和周日,本市部分地區(qū)有陣雨或雷雨天氣,一周氣溫起伏不大。
具體預報如下:
6月9日,陰,24~32℃;6月10日,陰有雷陣雨,23~29℃;6月11日,陰轉多云,24~30℃;6月12日,多云,24~31℃;6月13日,陰有雷陣雨,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