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織牢關愛保護“四張網”
(記者 孫鴻)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21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為大力推進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淮南市著力織牢責任協同網、宣傳防護網、資金救助網、社會幫扶網“四張網”,為全市未成年人構建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以責任擔當為依托,織牢“協同網”。隨著淮南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的成立,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從過去的“九龍治水”到如今的“攥指成拳”,市委網信辦、市教體局、市衛健委、市司法局等32家單位共同組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統籌協調機制,明確工作職責,落實主體責任。全市設立未成年人保護中心3個、兒童福利指導中心3個,配備鄉鎮(街道)兒童督導員90名,村(居)兒童主任1092名,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市、縣、鄉、村四級關愛保護網絡,形成政府指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
以法治宣傳為手段,織牢“防護網”。我市通過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普及政策知識,培訓和指導廣大村(居)兒童主任提升業務素質、提高關愛服務技能;引導監護人強化監護主體責任意識、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引導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展講座357場。同時,積極開展未保法宣傳,成立未保法宣講團,舉辦宣講活動100場。此外,依托12345市長熱線開通省內統一的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受理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投訴、線索等,救助保護監護缺失未成年人。
以資金保障為基礎,織牢“救助網”。我市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進一步簡化審核審批程序,擴大孤兒基本生活費的發放范圍,將父母一方死亡、失蹤或失聯,另一方符合重殘、重病、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被執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聯、患有精神性疾病及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中,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納入保障范圍。加大走訪力度,摸清保障對象家庭狀況,個人承諾、村居證明、鄰里簽字、派出所證明均作為辦理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依據。截至目前,我市共有771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占保障人數68.5%,累計發放孤兒生活保障資金644.86萬元。開展助學,圓孤兒大學夢。連續兩年開展“福彩圓夢 孤兒助學”工程,累計救助105人次,發放助學資金105萬元。定點救治,讓孤兒病有所醫。與市第一人民醫院簽訂合作協議,作為“明天計劃”的定點醫院,為機構內兒童提供體檢服務,同時為散居孤兒提供治療康復服務。
以社會力量為支撐,織牢“幫扶網”。市福利院與市東方醫院集團簽訂孤殘兒童康復合作協議;安排市級資金90萬元,在全市開展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并在鳳臺縣、田家庵區建設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站;安排市級資金30萬元,以獎代補的方式加強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精心打造未成年人“護童成長”系列關愛保護活動,組織開展“心語新愿 關愛同行”新年微心愿、“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共植一片林”“愛心點亮星空”和“護未成長 與法同行”等活動,活動品牌的創建得到新華社、人民網等主流媒體的報道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