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雪峰) 淮南市氣象資料顯示,上周淮南站最低氣溫21.3℃(上周六),最高氣溫33.6℃(上周三),一周降水33毫米。
眼下,雨水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據(jù)最新天氣預報,接下來還在降水,“梅雨”尚未有結束的跡象。而二十四節(jié)氣“小暑”馬上就到了,或因降水不斷,對氣溫形成了壓制,這段時間,雖然潮濕,有時還顯悶熱,但還不至于到高溫。
《中國天文年歷》顯示,7月7日5點5分19秒將迎來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小暑”。小暑是第十一個節(jié)氣,夏天的第五個節(jié)氣,在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jīng)105°時為小暑,表示季夏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這時江淮流域“梅雨”季節(jié)就要結束,我國絕大部分地區(qū)面臨盛夏“大熱”。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在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食新”是將新打的米、麥等磨成粉,制成各種面餅、面條,鄰居鄉(xiāng)親分享來吃,表達對豐收的祈愿。同時,這些新貨也要準備一份祭祀祖先,懇請保佑風調(diào)雨順。北方人還習慣在小暑這天喝粥,主要是為了清熱防暑和調(diào)理腸胃,炒綠豆芽成了小菜首選。很多地方還有“小暑吃藕”的習俗,因藕有開胃的作用,適合夏天食用。詩人蘇東坡把西瓜叫做“冰漿仙液”,入腹后就能清徹心扉。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時節(jié)炎熱,人體消耗大,所謂“無病三分虛”,會有精神疲憊、口苦苔膩、胸腹脹悶等征象,所以此時強調(diào)解熱防暑,補充體力。專家提醒,高溫時段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若外出,應采取防護措施;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飲食調(diào)理應以清熱解暑為主,并可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絲瓜、綠豆等;夏季的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很多人晚上睡得晚,早上又很早醒,導致第二天沒精神。中午午睡是有必要的,午飯后半小時進行短時午睡,保持精神充沛;避免過度勞累,盡量不要熬夜,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淮南市氣象臺預報,本周周五前主雨帶位于沿淮淮北,全市有持續(xù)陰雨天氣。
具體預報如下:
7月6日,中雨轉小雨,26~28℃;7月7日,小雨轉中雨,25~28℃;7月8日,小雨轉大雨,部分地區(qū)暴雨,23~31℃;7月9日,小雨,25~31℃;7月10日,小雨轉多云,27~33℃;7月11日,多云,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