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通是城市文明的縮影,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每位市民都是這張名片上的主角。文明交通不僅能反映出城市的文明程度,更是折射出廣大市民的文明素養。文明交通用八個字就可概括:遵守規則,各行其道。比如汽車、非機動車、行人各行其道;比如遇到紅燈時,車輛要停車,行人要停步;比如非機動車要順時針行駛,不能逆行等等。這些基本的交通規則每一位市民都該自覺遵守。
7月19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泉山路與舜耕西路交叉口,在上午7:30-8:45;中午11:00——12:15;傍晚5:15——6:15三個交通出行高峰時段現場采訪,用視頻和文字記錄下這里的交通狀況。
非機動車和機動車扎堆混停
上午7時30分,該路段交警已在路面維持交通秩序。在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還未拍攝時,交警就提前介紹了這一路段的基本情況。“該路段比較復雜,舜耕西路雖然有非機動車道,但比較窄,兩輛電動車并排都很困難。南北走向的這條路是沒有非機動車道的,所以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扎堆現象很嚴重。舜耕西路往西是我們所說的城中村,道路明顯要窄一點,可車輛一點也不少,居民也很多,尤其混亂。”聽完交警介紹后,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選擇了西南角進行蹲守。
7時43分,一位女士騎著電動車由西向東駛到路口被交警攔下,電動車后座上坐著一位老人,前面蹲著一個孩子,從身形來看,孩子應是小學高年級學生,整個身體縮在車座位下,如果電動車遇到危險,轉彎時肯定會受阻。同一時刻,一輛裝有遮雨篷的電動車也被交警攔下。當交警提醒要拆遮雨篷時,車主還辯稱買車時就有的。交警表示如果車主不會拆,交警可以幫忙,車主連忙說自己拆。
7時53分,當所有車輛和行人都在等信號燈時,一位電動車車主直接把車停在了十字路口中間。當南北車輛通行時,這輛電動車明顯成為通行的阻礙。
在第一個時間段,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發現,該時間段是早上上班、買菜、送孩子出門高峰期,也是非機動車和機動車扎堆的高峰期。尤其是西路口,早上出行的人很多,又沒有非機動車道,結果造成非機動車和機動車扎堆,甚至非機動車停在機動車車前,占據了大半個路面,車輛右轉時都很難通行。
8時23分,不少市民買菜回來,這時行人闖紅燈現象多了起來,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手拎著菜在馬路中顫顫巍巍穿梭,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都不免為他們擔心,交警上前幫忙,嚴厲地批評他們,老人有的說沒看到紅燈在哪,有的則說剛過馬路時是綠燈。
非機動車逆向行駛嚴重
中午11時,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再次來到該路口,和上午相比,這一時間段的路口安靜了不少,大多數非機動車在人行道等候,不過在每一個等紅綠燈的時間段里都會有一兩個非機動車車主違反交通規則。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根據交警的提示在這個時間段選擇了東南路口,因為這個路口的東邊有菜市場,還有很多非機動車車主回家時喜歡走這條路,這樣的結果就是很多非機動車逆行。
在第二個時間段,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已經數不清多少輛非機動車逆行,這些非機動車逆行仿佛是一種習慣。在一個小時的蹲守過程中,逆行車輛始終沒有間斷過。這些車主有的看到交警或是聽到交警的提醒后立刻調頭按交通規則行駛,有的按要求推著電動車過馬路,還有的遠遠看到交警后便調頭走正確的行駛路線。
非機動車五花八門的違法行為
傍晚5時15分,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又來到這里,這時的路口又恢復了早上的熱鬧,只不過車輛集中在東西兩個路口,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則選擇在東北角和西北角兩個地方蹲守。同時,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發現這個時間段的交警也比早上多了。
傍晚5時11分,一電動車車主一邊騎電動車一邊用手機打電話。
傍晚5時13分,一市民闖紅燈。
傍晚5時14分,一市民騎電動車帶著三四歲的孩子,孩子坐在座墊上,腿懸空。
傍晚5時20分,一輛電動車帶了4個人。
傍晚5時21分,一輛電動三輪車車主單手開車,手中抱著一個睡著的孩子,后座還坐著一個孩子。
傍晚5時28分,一輛電動車帶著兩個孩子。
傍晚5時48分,一輛電動車車主雙耳都塞了耳機騎車。
……
在傍晚這個時間段,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了很多市民的不文明行為,因為這個時間段的市民正值下班、回家的高峰期,這時,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才明白交警為什么多,也明白交警說過的一句話:“管是管不過來的。”的確,市民們的不文明行為讓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非常不解,當交警嚴厲批評時,個個都笑瞇瞇地說好,可結果怎樣呢?當交警正批評一個逆行的車主時,其他的違規車主轉身就逃……
在三個時段的蹲守過程中,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發現,非機動車車主不戴頭盔的還是很多,尤其是接送孩子的車主,自己沒有戴頭盔,兩個孩子一前一后坐著也沒有戴頭盔,還有的孩子在吃著東西,雙手沒有任何抓扶物,也沒有任何安全措施,不禁讓人在心里為他們捏把汗。
圖一:騎電動車不做任何防護載著孩子。
圖二:電動車占據汽車待行區。
圖三:市民闖紅燈。(記者 王玲 張明星)